-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管桩
* 成品堆场 8、清模: 要求: ①管模拆开后,必须将模边止口的杂物清除干净,并刷一层薄薄的柴油; ②模底要清扫干净,并均匀地喷上一层脱模剂,不能有脱模剂聚集现象; ③上模也要清理干净,并均匀地喷上一层脱模剂; ④头、尾板上的水泥块要清干净,刷一层薄柴油; ⑤管模上的合模螺栓及张拉螺栓须上机油。 清理盖模 清理模边 合模螺栓上机油 9、装模: 要求: ①笼筋入模时,要轻吊、轻放,以防笼筋松散; ②装张拉螺栓时,要先将张拉螺栓涂上机油,然后用手拧几圈,再用风炮打紧;端板要紧贴头尾板,不能有缝; ③松散了的环筋要挷扎好,笼筋摆放要顺直; ④抱箍板要整好型; ⑤尾板、挡板要紧贴管模,并用锁紧螺母锁紧; 整形装模 2、钢筋笼制作 1、螺旋筋冷拔: 要求: ①冷拔时,冷拔次数不得过少; 压缩量计算公式:d2=0.85~0.90d1 注:式中d1--为该次拔前钢丝直径 d2--为该次拔后钢丝直径 ②冷拔后的钢丝表面不得有裂纹,机械损伤; 2、预应力钢棒下料、镦头: 要求: ①钢筋下料长度的误差值不大于L/5000; ②钢筋端面应平整,不得有飞边、毛刺; ③不同厂家、不同级别的钢筋不能混用; ④大量镦头前应先试镦,当镦头的外形圆整,不歪斜,不开裂时,才正式镦头; ⑤镦头尺寸应符合下表规定: 定长切断(下料) 镦头 3、滚焊: 要求: ①镦好头的主筋滚焊前应进行编组,同一条管桩的主筋长度相对误差值不大于L/4000; ②焊接时电流大小要控制好,既要保证焊接强度,但又不宜过烧,破坏主筋的抗拉强度; ③钢筋骨架成型后,各部分尺寸应符合以下要求: 主筋:间距偏差不得超过+5㎜; 螺旋筋间距:中间部分为100㎜,两端加密为50㎜, 间距偏差,不得超过+10㎜; 箍筋加密区长度:1200㎜±100㎜。 ④最后一圈螺旋筋距主筋端头4~5㎜; 等长编组 骨架滚焊 内容提要 一、管桩应用的背景及意义 二、管桩的发展概况 三、规范的相关规定 四、管桩生产工艺 五、管桩行业存在的问题 六、管桩的发展方向 五、管桩行业存在的问题 质量下滑,令人堪忧 我国管桩产量和管桩企业总数居全球第一,单个管桩企业的管桩产量和职工人数也居全球第一,但我国的管桩质量和品种却不是全球第一。更为严重的是,近十年来,我国国内所用管桩质量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其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 市场竞争不规范、拼价格,导致所用原材料及生产工艺的质量严重走样。 企业主要领导(或投资人)和主要技术负责人在企业的指导思想上出现偏差。 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导致招工难 技术后备力量不足,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出现偏差 管桩行业的人才要求熟悉和精通工艺,能够把结构、材性、工艺、机电、热工等方面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从而为管桩这样一种混凝土产品服务。 目前,管桩行业出现一些怪现象,把一些不正确的、错误的,甚至是落后的东西当成“先进经验”,然后大家一起跟着学、跟着干。这其中就与缺少技术力量和人才有关。 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院校在该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出现了偏差。一些重点院校、名校培养出来的本专业毕业生,要用的没有学,而学的又用不上,严重地与社会和企业脱节,更谈不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容提要 一、管桩应用的背景及意义 二、管桩的发展概况 三、规范的相关规定 四、管桩生产工艺 五、管桩行业存在的问题 六、管桩的发展方向 六、管桩的发展方向 由于管桩行业在生产中原材料质量控制、生产工艺控制的规范化、产品质量检验规范化、管桩配件的质量控制、施工技术规范化、企业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以及如何处理好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与保证质量关系等问题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亦面临着建筑市场更大的不同要求的需求,因此为促进管桩行业的继续健康发展,未来的产品要向高技术含量、高性能、高质量方向发展,在生产技术上向低能耗、低物料消耗、高自动控制水平方向发展。其发展方向可以归纳如下: 在建厂设计、生产管理、施工技术上要规范化、标准化 当前较为突出的问题有:一是由于原材料来源较紧张例如砂、石,价格普遍上涨,导致对砂石质量控制不严;二是端头板质量不稳定,有的厂生产的端头板气孔多,厚度不够,物理力学性能不稳定,生产中张拉拉脱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其原材料来源杂,铸件杂志含量超标,导致有的端头板可焊性差,而且很多厂没有建立控制其质量的实验室,没有合格的出厂检验报告;三是有的PC钢棒新建厂由于工艺控制上差异其质量不稳定,力学性能上差异大,大部分厂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