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疗法总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催眠疗法总结

催眠疗法总结   摘 要 催眠疗法已广泛应用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领域,但现在针对催眠疗法的介绍缺少且片面。本文就催眠疗法的简史、本质及操作等全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催眠疗法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9.05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11.085   Introduction to Hypnotic Therapy   YAO Zhendong, ZHANG Jianren, LING Hui, MA Xiang, ZHANG Ruoli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Changsha, Hunan 410081)   Abstract Hypnosis therap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but now the introduction of hypnotic therapy is lack and one-sided.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history, the essence of hypnosis and operation of all aspects.   Key words Hypnosis therapy;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psychotherapy   1 催眠疗法简史   远古人类社会,催眠就产生了。历时漫长,从迷信到科学,人们对催眠的研究越发深入。①中国传统医学《皇帝内经?素问》中记载,利用“祝由”治病。西方催眠史上溯到古希腊和古埃及神庙中“睡眠者殿堂”的记载。②如今,世界多地在高校和医院均设有催眠研究室,将催眠应用于医学、教学、司法等领域。   1843年,英国医师James Brain对催眠进行了首创研究,并命名为hypnos。后改为hypnosis,即催眠。催眠是弗洛伊德及现代心理学研究的起点。巴甫洛夫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使催眠成为了有价值的应用科学。③   2 催眠疗法的概念及本质   美国医学会的催眠概念(Green,Barabasz et al.2005)为:典型的催眠涉及对过程的介绍及催眠性诱导。催眠师告知被催眠者会呈现一些意像性、体验性暗示;催眠暗示是初始暗示的延伸或细节,以调动被试的意像。④   催眠疗法是催眠师运用指令,引导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对其进行心理诊断、咨询或治疗等的过程。催眠现象产生的机制及关键就是暗示。⑤催眠唤醒了被催眠者潜藏在心底而遗忘的事情,找寻到心理问题或障碍的根本原因,并且将其释放出来,或将问题得以解决。即在受保护的空间里,催眠师营造出安宁的环境,被催眠者闭上眼睛,保持舒适的姿势,跟随催眠师进入预设的催眠过程,减轻了紧张、焦虑等心理冲突或治疗了相应的心理障碍或疾病。   3 催眠疗法的分类及适应症   催眠分为自我催眠与他人催眠。由自我引起的催眠为自我催眠;在催眠师的指引下进入的催眠为他人催眠。   催眠治疗主要应用范围有:(1)神经症:抑郁、焦虑、强迫、疑病等,可消除或者减轻症状;(2)转换型癔症(失语、瘫痪):催眠治疗减轻或者消除症状;(3)青少年儿童行为不良、考试问题;(4)心因性遗忘;(5)情绪反应状态:催眠可以控制和稳定过激的情绪及宣泄情感;(6)睡眠障碍:特别是紧张焦虑而导致的失眠等;(7)性功能和性心理障碍:阳痿、早泄、性冷淡;(8)其他:戒烟、戒酒、改善人际关系、完善自我、功能性疼痛等等。⑥研究也表明,服用抗抑郁药与催眠疗法的疗效相当,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等。⑦   4 催眠疗法的特点   4.1 催眠有利于良好咨访关系的建立   良好咨访关系的建立对心理咨询起到重要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跟随指令,体验身心,对催眠师高度信任,提高了咨访关系。   4.2 催眠有助于走进潜意识   Freud的冰山理论认为,意识是浮出水面的部分冰山,而绝大部分是潜藏在水面之下的冰山。很多问题或障碍的原因深藏于无意识中,或是被压抑的刺激事件,或是冲突、欲望。   4.3 催眠疗法作用持久   催眠状态下,催眠师以积极的指令对被催眠者进行暗示,这些指令便是催眠效果的保证。⑧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催眠的实施是包括被催眠者对催眠的态度、信念和期待在内的社会和认知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他们的动机对催眠师和其暗示做出反应,他们想象经历的主动性和能力与暗示的多样性相一致。⑨进入催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