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域下课堂代币制管理剖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视域下课堂代币制管理剖析

儿童视域下课堂代币制管理剖析   摘要:代币制管理常见于小学课堂,它通过实际的奖励刺激,强化老师的价值判断,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站在教师立场,其调控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但是换个角度,也有可能人为地将学生分级,而这并不是代币制管理的初衷。代币制作为一种管理形式,追求的是激励作用和导向功能,应该淡化形式,从而真正实现激励导向。   关键词:代币制管理;儿童视域;课堂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12B-0064-03   因为笔者要在区活动中开设一节公开课,所以在校内磨课时借了一个班级试教。为了达到理想的试教效果,特意提前一节课与学生交流。也许因为陌生,更可能是形象亲民、气氛和谐,孩子们把平时想问又不敢??的问题一股脑儿提了出来,比如“课堂上老师为什么总是喜欢用加分、贴星的方式评价我们,这也太‘残忍’了?”“为什么每到公开课的时候,老师眼里就只会盯着那几个学生?”“有时我的方法明明非常好,老师为什么不理睬呢?”……天真、直白的问题让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尤其第一个问题,原本我还打算采用给优秀小组贴“笑脸”的方式调动积极性呢,原本以为有激励就会有动力,原本以为孩子们会在竞争的氛围中体验到收获的快乐……原来其中还有更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一、倾听中辨明方向   “加分”“贴星”等管理形式在心理学中被统称为“代币制”,它是基于斯金纳的条件反射理论,意图通过实际的奖励刺激来强化老师的价值判断,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站在教师立场,其调控效果往往立竿见影,所以在小学教育教学中运用很广泛。运用过程中,教师们也会反思其不妥之处,一般会从功利性角度予以评判,认为在其调控下的课堂,竞争虽然激烈,学习却容易浮于表面;气氛虽然热闹,学科思想缺失,却很少有更深入的思考。   学生的问题虽然有点过激,细细想来,也并非毫无道理。原是平等的孩子,非要因某种差异,众目睽睽之下人为区分出好与不好,期待激发出竞争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难道这就是小学教育要灌输给孩子们的思想?跳出认知范畴,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夜深人静时,把自己零星的感触发于QQ空间,未曾想一封电子邮件给了我更多触动。   ××老师,刚刚在空间里看见了一篇您写的文章,其中提了一个让我很感兴趣的问题,不知您有没有兴趣听一个早已小学毕业的学生来聊聊自己的看法。   说真的,已不太记得小学课堂什么样了,但在我印象里好像并没有人对加分这种方式表示过反对,也从没想过加分有什么不好。课堂学习有加扣分、做眼保健操有加扣分、作业完成及时与否有加扣分……老师偏爱这种做法,我们就得去服从、去习惯,从不问为什么。这种方式确实可以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同学们会为了不扣分而规范自身的行为、做好自己的工作。只是小学生有时把分看得很重,他们会认为得分高的就是“人上人”,得分低的就是“差学生”。原本不过是希望激励他们,却让他们有了太重的功利得失之心。这种管理形式并没有错,错的是孩子们的看法。老师可以试着去改变他们的看法,告诉他们分数仅仅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真正重要的是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的积淀与成长。一旦明白自己的付出与收获,就不会去在意那些形式上的分数。   代币制不仅频繁运用于课堂教学,校园各方面管理都可见其踪影。正如这位学生所述,代币制管理形式对于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反感的源头并不在于代币制本身,而在于运用代币制的人。合理运用的关键就在于教师的积极引导。重视评价的激励作用和导向功能,忽略功利得失之心,注重过程,淡化结果,才能使这种管理形式发挥应有的作用。   也许经历过了才能辨明是非,我把这封来信也贴在空间,寄希望于过来人的现身说法能给现在的孩子更多启示。没曾想一石激起千层浪,几天后一位已经跨入大学校园的学生来信谈了自己的看法,节选如下:   什么时候加分和贴星变成了分级方式了呢?这样做的初衷只是老师对于课堂表现出色孩子的奖励。分级是歧视的,奖励却是平等的,何时在孩子们心里平等悄悄变成了不平等呢?无外乎两种可能:一是任课老师的某些行为让孩子们感受到不公;二是孩子自我的不充实,希望得到重视,却不在学业上投入百分百精力提升自己,或者投入精力不能收获明显成效而放弃。学校是一个美好的地方,可再美好的地方也有竞争,想得到重视,就要让自己的手伸得比别人高,就要让自己的回答比别人的更出色,就要让自己的学识比别人更丰富……希望外界给你最好,就需要自己同样好,才有资格配得上这份美好。   同样一句话,用不同口吻表达会给人带来不同感受。同样一种管理形式,为什么有的学生体会到的是欢欣鼓舞,有的学生感受到的是歧视、偏见,这当然与学生个体性格与心理有关。孩子说的没错,只要生存就离不开竞争,教师所要做的不是陪着学生一起怨天尤人,不是发现弊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