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线粒体与老年性痴呆
线粒体与老年性痴呆
曾芳,唐勇,余曙光*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成都 610075)
Email:telepathy-zf@126.com
摘要: 线粒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在 A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 AD与线粒
体形态结构异常(包括线粒体形态结构异常、线粒体基因突变)和 AD与线粒体功能异常(包
括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氧化应激、钙超载、神经元的兴奋性毒性、参与凋亡过程)等方
面做一综述为本病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线粒体,老年性痴呆,综述
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是发生在老年期或老年前期的一种中枢神经
系统的慢性渐进性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认知障碍、记忆损害和人格改变为主要特征,神经
病理改变以脑细胞内神经纤维缠结(NFT)和细胞外老年斑(SP)以及大量神经元丢失为主
要特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线粒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在 A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
的作用,本文试从 AD与线粒体相关性方面研究作一综述。
1.AD与线粒体形态结构异常
1.1 线粒体形态结构异常
与衰老有关的线粒体结构改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线粒体的体积肿胀增大,嵴变短、减
少或消失;二是线粒体变性,主要为水变性,基质稀薄,可见空泡[1]。研究发现 AD 大鼠神
经元线粒体平均体积增大、比表面减小(P0.05),表明神经元线粒体肿胀;而线粒体数密
度减低(P0.05),提示其线粒体数目减少
[2]。此外,可见 AD脑神经元线粒体轻度肿胀,结
构模糊不清,部分出现空泡样变,嵴部分断裂[3]。若伴有细胞内钙超载,严重时还可见线粒
体钙化[4]。
1.2 线粒体基因突变
mtDNA是遗传信息最紧凑的结构之一,它的某些基因甚至是重叠的,但 mtDNA不稳定,
随年龄的增长,可出现线粒体 DNA片段丢失或突变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①mtDNA位于线
粒体内膜基质侧,临近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产生部位。呼吸链电子
传递过程中产生的 ROS可引起 mtDNA氧化损伤,导致点突变,出现不正常的碱基。②mtDNA
缺乏保护蛋白——组蛋白,与核 DNA相比,更易遭受 ROS的氧化攻击。③线粒体缺乏有效的
损伤修复机制。虽然在线粒体中存在碱基切除修复(BER)途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
*通讯作者
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NO.30472235)
1
修复酶的活性会逐渐下降[5]。④与核 DNA不同,在非分裂细胞(如:中枢神经元)中,mtDNA
仍在不断的降解、更新,这一过程称为松散复制(ReLaxed repLication)[6]。
近年的研究表明,AD 与线粒体 DNA(mtDNA)基因突变有关
[7]。其氧化损伤率比细胞核
DNA高 10倍以上,突变率比细胞核 DNA高 10~100倍,并随年龄增加突变加剧[8]。在最容易
发生突变的线粒体复合体 I、II、IV、V 中,以复合体 I V(细胞色素氧化酶 COX)首当其冲。
研究表明,AD患者大脑颞叶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 COI与 COⅢ的 mRNA水平仅为对照组的 50%。
患者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的突变率比同龄老年人高 32%,约有 1/ 5的 AD病人有细胞色素氧
化酶基因的缺陷,其脑中该酶活性皆有所下降
[9]。
通过将 AD 病人血小板中的线粒体移入不含线粒体的 Rho°细胞中(该细胞是将
SH-SY5Y 细胞在含低浓度的溴化乙锭的培养基中长期培养而获得,缺失内源性的 mtDNA)得
到胞质杂交细胞(cybrid cells),然后将该杂交细胞培养六周以消除任何可能的环境因素
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使得该细胞的性状差异性仅受 mtDNA 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 mtDNA
缺陷可致胞质杂交细胞中 COX活性下降,自由基生成增多,进而线粒体膜组分受损,膜电位
下降并引起线粒体转运孔开放,Ca
2+内流致使钙稳态破坏以及细胞色素C由线粒体进入胞质
引起胞质细胞色素C浓度的升高,激活 Caspase 3诱发细胞凋亡。同时发现杂交细胞中磷酸
肌醇信号传递作用增强和 AP1信号传递作用减弱,杂交细胞生化表型的改变:电镜下可见线
粒体体积增大,基质颜色由黑变灰,嵴突减少,细胞质和线粒体中出现晶体样包涵体
(Inclusion)等,表明 mtDNA 的突变可致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从而导致神经元的死
亡和 AD的发生
[10-11]。
2.AD与线粒体功能异常
线粒体功能异常可导致一系列相互作用的损伤过程,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氧化应激、
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释放过量能导致包括 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或恶化
[12]。
2.1 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
许多证据表明,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在 AD 的发生中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