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读物语言偏离现象剖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读物语言偏离现象剖析

儿童读物语言偏离现象剖析   【摘要】目前我国儿童读物创作在一片繁荣的背后存在着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问题。儿童读物语言成人化、戏谑化,语言偏离现象严重,如何为孩子出版更多好书,成为创作界、出版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儿童读物的语言偏离现象和语言偏离的原因等方面来探索儿童读物语言编辑的途径。   【关键词】儿童读物;语言编辑;偏离;语言戏谑化      儿童读物的语言偏离现象   王希杰先生曾提出过“偏离”理论,“如果把规范的形式称之为‘零度形式’,那么对零度的超越、突破、违背和反动的结果,便是‘偏离形式’”。他认为在语言世界和文化世界等交际活动的几个世界里都存在着“偏离与零度的统一”。语言的偏离是积极的正面偏离,叫正偏离,属于积极修辞。另一种是消极的反面偏离,叫负偏离,负偏离属于语言误用,对负偏离的消除属于消极修辞。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儿童读物为了达到幽默搞笑的表达效果,语言运用出现了大量的负偏离现象。儿童读物的语言偏离表现为以下几种现象:   语言超前化。儿童读物中“儿童不宜”的语言在增多,成人的语言、生僻的用词、晦涩的句子,给儿童造成了阅读障碍,使其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效应。这种语言超前化儿童读物的出版,会导致儿童读者最终远离读物,可能不再阅读,可能走向网吧,沉迷于网络。有的儿童读物除了一些成人化语言外,还有大量的接吻、拥抱之类的插图,使天真的孩子过早地接受了成人间的“男欢女爱”。卡通漫画里面,半裸或全裸的图画很多,语言描述也非常露骨。儿童读物要真正走进少年儿童的生活中,就要运用儿童自己的语言,用大量生动有趣的话语,来吸引他们,而不是制造语言“垃圾”。   语言诡异化。在一些中小型书店的儿童读物专区里,鬼怪内容的图书吸引了不少小读者,鬼怪故事“挤进”儿童读物,儿童图书市场的“妖幻之风”愈刮愈烈。继《哈里?波特》之后,“鸡皮疙瘩”系列丛书、“妖湖怪谈”系列、“恐怖俱乐部”系列、“达伦?山”系列等恐怖、惊险、刺激的儿童幻想类小说再次火爆市场。   《冥府少年》、《僵尸洞》、《影子杀手》、《神仙鬼怪》和《花妖狐魅》等图书毫不掩饰地画着血腥的人头,语言诡异、乖戾、恐怖,阅读后让人头皮发麻,心惊胆战,让一些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正视现实,胆小懦弱,没有自信心,晚上噩梦不断。   语言枯燥乏味。很多儿童图书内容重复、东拼西凑,把《安徒生童话》、《西游记》、《水浒传》等书的情节缩写后抄来抄去,没有一点特色。还有一些新创作的作品,故事编得拙劣,内容荒诞,图文不配,漏洞百出,毫无创造性和美感可言。   许多儿童读物都是从成人的视角出发而不是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不贴近儿童的生活,语言缺乏想象空间,读物靠情节堆砌,没有生动的画面,没有鲜活的语言,让孩子觉得枯燥乏味,无法激起他们热爱生活的情趣。   语言失范化。第一,标点误用。有些儿童读物里,标点不是一逗到底,就是为了节省版面不用标点。在某出版社出版的《精灵世界》中,“为什么每一次飞行都这么倒霉呀!”本来应用问号,却用了感叹号。“好了朋友们我们走。”这个句子中间应该有停顿,使用标点,即:“好了,朋友们,我们走。”这本书里面出现十几处标点错误。在一些古诗读物中,古诗问句也用了句号。近几年来,儿童读物的标点错误很常见。第二,注音不规范。无论是儿童报纸还是书刊,都存在着注音问题。应该轻声的不轻声,一律标原调。还有大小写不统一,文章和句子开头第一个字母应该大写,但读物里几乎都是小写,而有的诗歌开头却大写,有的书名大写,全文不统一。有的图书里面注音错误竟达20处之多。第三,词语解释娱乐化。在儿童读物中,成语解释追求娱乐化。某低幼版语文报“小驴儿学成语”栏目里用四幅漫画解释一个成语,漫画虽通俗幽默,但没有对成语的解释,只有搞笑的几个画面,儿童看了以后,只能记住一些画面和搞笑的动作,却不能明白成语的真正含义。这个栏目的成语新用忽视了成语解释的真正目的。还有一些儿童漫画读物,使用了当代很流行的词语,如搞杀、恶搞、忽悠、最萌等,还运用了很多网络词语和网络信息符号,如被雷、也很?、555以及886等,娱乐化、刺激性、随意化的语言让儿童很快乐,但可琢磨的内涵少,传导给儿童生命的感悟也很少。   语言戏谑化。儿童读物中大量出现了《戏说三国》、《水煮三国》、《戏游记》、《水虎传》和《新版上下五千年》等经典名著的戏说,这些读物语言搞笑幽默,融进大量现代信息。人物可能还是经典作品中的一些人物,但是“周瑜心脏停搏器”、“魏吴游戏机大战”、“残协会员夏侯?”等语句让人看后不寒而栗。经典作品被如此恶搞,儿童大量阅读“水煮”、“戏说”后的“经典小说”,还能记住经典名著中的情节吗?还能正确分析里面的人物吗?   儿童读物语言偏离产生的原因   盗版现象严重、内容庸俗、格调低下、错误过多。目前儿童读物的“过度包装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