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南碳酸盐岩丘陵贫水区典型地下水赋存的模式分析
鲁南碳酸盐岩丘陵贫水区典型地下水赋存的模式分析
摘要:根据山东省沂南、费县两县的抗旱找水打井工作,利用物探定井、成井以及水文地质试验过程,对松林、西柳沟、响井、颜河庄4个村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鲁南碳酸盐岩分布区两种典型的地下水蓄水模式,即断层蓄水构造模式和裂隙-岩溶蓄水构造模式。断层蓄水构造主要分布于该区中下寒武统地层,分布并不均匀和普遍,出水效果主要取决于断层的分布、张扭性质以及地下水径流方向的补给源,与地形情况关系不大;裂隙-岩溶蓄水构造在该区主要分布于奥陶系及上寒武统地层,裂隙岩溶发育,富水性好,发育较为广泛和普遍,打井出水成功概率高。对于两种典型地下水赋存模式的深入分析,可以为今后碳酸盐岩丘陵贫水区的地下水勘查工作提供思路。
关键词:碳酸盐岩丘陵区;地下水赋存模式;鲁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P631;P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683(2013)04-0109-05
鲁中山区是典型的山丘贫水地区。由于地区海拔差异大、地下水补给条件差、供水管线铺设困难、经济欠发达等原因,即使在正常年份,人畜饮水也比较困难,农业基本“靠天吃饭”。在干旱年份,居民用水更是难以得到保障,经常出现饮水困难、粮食减产甚至绝收的情况。2010年-2011年冬春季,一场持续大旱席卷山东省粮食主产区,临沂地区旱情达到200年一遇本次干旱导致39.3万人饮水困难,全市33.87万hm2小麦受旱,其他作物受旱9.01万hm2。
2011年初,由国土资源部组织的全国国土资源系统抗旱找水打井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受命在临沂的沂南、费县两县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抗旱找水打井工作。通过这几个月的工作,成功打井数十眼,钻取了不少水质水量优良的水井。本文根据此次抗旱打水工作,总结出碳酸盐岩分布区具有供水意义的地下水赋存模式,以期对今后的贫水区找水工作提供一些思路。
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概述
本次工作碳酸盐岩分布区涉及临沂市沂南县及费县两县。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其水动力特征,该区地下水可分为2类。
1.1受断层构造控制的裂隙-岩溶水
该类型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寒武系张夏组、崮山组、炒米店组灰岩中被张性断裂所错动的部位。地下水的富水性主要受断裂构造发育情况控制,断裂发育的部位涌水量可达1 000 m3/d以上,不发育处则甚至小于50 m3/d。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水位埋深差异较大,受地形控制明显。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多为HCO3-Ca型水,矿化度多在1 g/L 以下。
1.2受岩溶作用控制的裂隙-岩溶水
此类地下水分布于寒武系凤山组及奥陶系灰岩广泛分布的残丘丘陵区。地表岩溶地貌较为发育,有利于大气降水的渗入。因此此类地下水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主要排泄途径为人工开采。在地势低洼地带,由于汇水条件好,富水性较强,单井涌水量1 000~3 000 m3/d,局部大于3 000 m3/d。地下水水位埋深多在2~15 m。地下水化学类型多为HCO3-Ca型水,矿化度小于0.5 g/L。
2地下水赋存模式及典型案例分析
根据地下水赋存类型,地下水的蓄水模式可以总结为两种:碳酸盐岩断层构造蓄水和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构造蓄水。
2.1碳酸盐岩断层蓄水构造
2.1.1案例一:沂南县依汶镇松林村371321028J
号水井
(1)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场地位于大松林村与两泉庄两个村庄附近地区,该区为山间谷地,第四系浅覆盖。北东向丘陵大面积出露寒武系张夏组二段(∈2z2)底部的黄绿色页岩夹泥灰岩透镜体,含燧石结核薄层灰岩,倾向南南西,倾角8°左右。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区内发育一条北西—南东向张性断层。目前区内已有两口水井,见图1。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现有两眼井之间的区域汇水条件很好,这里地势低洼,地下水补给区分布广泛,水位埋深浅,利于地下水的补给和汇集。因此将其作为目标区。
(2)物探定井。在目标区内,对北西向已知断裂布设了一条联合剖面AB。剖面长度340 m,剖面方向为22°,点距20 m,采用AO=70 m、MN=20 m和AO=130 m、MN=20 m两种极距进行施测。AO=70 m时在110号点附近出现正交点,AO=130 m时在102.5号点附近出现正交点,而且ρaA、ρaB曲线分离较好,低阻特征明显,推断为断裂引起,见图2。考虑施工条件及汇水条件后,将具体位置选定在103.5号点上,即最终成井位置。根据后续对103.5号点进行的电测深测量成果,推断断裂深度在80 m左右,富水段的深度也应在80~100 m。
(3)钻探及水文地质试验成果。371321028J号水井的水文地质钻探揭露的地层为:0~5.2 m,棕黄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