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辍学现象之剖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村初中生辍学现象之剖析

农村初中生辍学现象之剖析   [摘要]农村初中生的辍学已令人感到触目惊心,甚至痛心,担忧。而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青少年,为何弃学而走?学校又为何难以控制辍学率的不断增高?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本文将着重从学生自身因素,家庭影响、学校教育管理、社会几个方面作以分析。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 辍学 控辍保学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学生实行了诸多优政策:如“两免一补”、“蛋奶工程”,又逐年加大教育硬件配置,改造农村校舍,实行远程教育……。从而使得农村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们的生活,学习条件优越至极,令人欣喜。但令老师费解苦恼的是学生的辍学率是前所未有的,且逐年上升。据我县教育局相关人士透露,自2004年起,仅每年九年级毕业生中辍学的人数就占初中入学时人数50%左右。教育管理部门想方设法控辍保学,如,师生共同动员流失学生学校有之,给予资助有之,改变老师管理方式有之,改变学校对老师的评价制度有之,改变上级管理部门对学校的评价有之等等。可效果微乎其微。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如何才能有效制止这种可怕的辍学现象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寻访了诸多学生,查阅了相关资料,现就辍学的原因及一些对策与大家共同商榷,以期待尽早解决。   一、学生辍学根源直追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开始就不爱学习的孩子是根本没有的”,那么我们的学习为什么会走上辍学这条路呢?   1.学生自身因素   (1)学生态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确,缺少学习的内驱力。辍学的学生大多是学困生,也就是那些平时学习成绩差,学习效率低,听不懂老师们授课,上课不能专心听讲,虽“身在曹营心在汉”,却早已不知心归何处。缺乏远大志向,又不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久而久之自然对学习不感兴趣,以致只能辍学。   (2)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同学、老师的关系。在我个人十几年的教书生涯中,总有那么些同学行为不端,常和同学吵闹,结交狐朋狗友及社会闲杂分子,整日不思学习,上课开小差,又不听老师劝告。要么遭到老师的批评、责难,要么遭遇同学们的反感。长此以往,感到在校索然无味,辍学的念头自然就会产生了。   (3)人生观,价值观模糊。一些学生对个人认识不明确,人生方向不明、人云亦云,看到别人辍学,认为是一种解脱,自己也就想辍学了。   2.学生家庭的原因   (1)缺少父母的关爱与管教。辍学的学生大凡属于那些家庭破裂,父母离异,或者家庭不幸福,父母常常吵闹的家庭中的孩子。由于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失去父母的关心,感觉自己像一只风雨中的小草,飘落的树叶,所以整天胡思乱想,更甚者心理扭曲。于是对身边的同学,老师常产生不满,个别学生因一时不理解老师而继而与老师发生冲突,顶撞老师,蛮骂老师,有的还伸手打老师,渐渐的放纵自我,厌恶学习。   另外,一些留守孩子因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管教,常年与爷爷奶奶生活或寄宿学校,亲戚家。爷爷奶奶或亲戚又无力管理,或不愿管教,致使这些孩子缺乏教养,得不到完整的爱,得不到及时的开导,进而使他们的心灵脆弱,消极心理加重,自我约束能力差,认为学习还不如跟父母打工挣钱,于是弃学而归。   (2)家长的管教太松或太严,有人说:“在校教育一天,不如回家吃顿饭”,加之有的家长不能很好的配合学校管理,对学校反映的问题置之不理或轻描淡写的说说而已;有的则大打出手,以为“捧打出天才”,“捧打出孝子”;有的只知道早出晚归做生意,干农活,至于管教孩子吗,则认为没必要,天生什么样就什么样,与管教没多大关系;有的溺爱有加管教不够,要什么给什么,要多少给多少,几乎不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导致孩子任性不尊重老师,不关心同学,屡犯校纪校规,班纪班规,孩子上没上学不知道,在校表现如何更是茫然不知。管教过松者使孩子学习做人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在校造成了不良影响,管教过严者使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或学习压力过重,这些都使的他们不想上学的念头悄然而生。   3.学校教育管理的原因   (1)学校管理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使得学生对上学产生了厌烦感。就我所处的县15所中学,自我1998年上班到现在,已经12年没开过一次运动会,也很少举行文艺晚会,就连元旦晚会有的学校也禁止学生举办,即使学生自发在班级举行,也会遭到学校的反对。这样很多在体育、音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因缺少展示自我的平台和缺失伯乐指导而被埋没,或摧残,自然对学校没有留恋之感。加之学校在一天之内给学生安排的学习时间,除过6至7节课外,还要上3至4节自习,2节朗读,1至2节辅导,合计一天上12至13节。如此,学生在校除了学习就是学习。生活不仅单调、乏味,而且身心疲惫。学校的生活对他们来说犹如“监狱”。   (2)对学生评价唯分数第一,认为学习好,什么都好,这样“一好百好”的评价也使的一些认真学习,但成绩常常不理想的学生自尊心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