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韩休墓墓室壁画布局分析
唐韩休墓墓室壁画布局分析
2014年3月至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陕西历史博物馆、长安区文物局联合组队。发掘了唐宰相韩休夫妇合葬墓。该墓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办郭庄村南100米。属唐长安城南少陵原范围。其西侧有著名的韦氏家族墓、郭子仪家族墓、长孙无忌家族墓,南侧为武惠妃敬陵,东侧为唐代宰相杜如晦家族墓葬。
韩休夫妇合葬墓为长斜坡墓道单室砖室墓,平面形制呈“刀把”形,坐北向南。由墓道、五过洞、五天井六壁龛、砖封门、石门、甬道、墓室、棺床几部分组成。其中在墓室入口处发现韩休及夫人柳氏墓志各一合。甬道、墓室绘有精美的壁画。墓室四壁(包括穹窿顶)共绘画十一幅。其中南壁一幅,东壁一幅,北壁二幅,西壁六幅,穹窿顶一幅。四壁绘朱雀、玄武、高士、山水及乐舞等图像。顶部为日月星象图。壁画的制作方法是:先在砖室壁面涂抹一层厚0.7厘米的草拌泥地杖,再涂抹一层厚0.2厘米的白灰面,压抹光滑后在其上绘制壁画。先用黑炭笔起稿,后用墨线勾勒白描人物形象和树杆枝茎,再以淡墨、色彩晕染。
一、穹窿顶壁画
穹窿顶上满布星象图,星座用土黄色绘画,顶中银河似乎呈西南――东北向分布。北斗七星不清楚。在东壁南端中下部用黄彩没骨法绘圆形太阳,太阳内用黑彩描画鼓翅的太阳鸟。已模糊不清。在相对的西壁南端中下部用黄彩绘圆形月亮,月亮内似用黑彩绘玉免捣杵或似蟾蜍已不很清楚。
二、南壁壁画
在甬道内口沿用红彩影作阑边洞口。由于甬道与墓室平面呈偏刀把形。故而南壁东部较窄,在洞口旁边下部。只是用黄彩影作一朵直立的如意云朵。南壁西部绘制一只翘翅向东飞奔状朱雀,画幅宽217厘米、高200厘米(图一)。先用黑彩勾勒朱雀轮廓,后用红、黄等色晕染羽毛如鱼鳞状。细长颈前伸,长勾状喙大张露舌作鸣叫状,二目圆睁,火焰状冠羽后飘逸,颈部系短绶带。双翅呈羽扇状外张翻卷上翘,阔长尾呈三撮后上翘,尾羽用黄、红彩绘成波浪纹,尾梢用黑彩描绘成火焰形。腹部满布鱼鳞状纹。两腿细长,爪宽大锋利,一腿曲折前伸,一腿直立于地,似奔跑欲飞。余白处以黑彩勾勒,黄、红彩晕染如意云纹嵌空。
三、东壁壁画
东壁为一幅乐舞图。仅画面北部略有残缺。画幅宽392、高227厘米。整幅画面共绘14人,据画面布局可分为北部女乐队,中部舞者,南部男乐队(图二)。
北部女乐队由五位女性和一位男性组成。从北向南第一人为直立女乐人,多已脱落。仅见头梳倭堕髻,似披绿色帔帛,下裳为黄色曳地长裙,足蹬黑色翘首履,手持乐器已不清。第二、三、四女乐人以半弧形分散盘腿端坐于一长方形地毯上。毯中心用黑彩散点式点缀饰四瓣花形,边缘内圈用黑彩描双线组成的长条形,内嵌饰联珠纹,毯四边沿用黑彩描画成流苏纹,并用黄彩晕染。
第二人侧身向南,仅存上身。头梳倭堕髦,面相方圆,两鬓饱满,横宽眉,高鼻阔翼小嘴。身穿圆领中袖襦衫。双手捧笙,作吹奏状。
第三人身正向前,面微侧向南。头梳倭堕髻,中分齐颈。面相浑圆,宽横眉,注视前方,高鼻阔翼,小嘴紧抿。身穿黄色圆领阔袖襦衫,下着长裙,双臂屈于胸前,手握拍板。
第四人身体正向,头微低侧向南。头梳倭堕髻,双鬓抱面,面相方圆。横宽眉,凤眼圆睁,高鼻阔翼,小嘴紧抿。身穿圆交领阔袖襦衫,肩斜披淡绿色帔帛,下裳为高腰齐腋黄色长裙。双腿盘坐,于膝上置琴,双手作弹奏状。
第五人位于第三人下方,上身已不清楚。着高腰齐腋曳地条纹长裙,双腿盘坐于地毯,正在弹奏箜篌。
女乐下方为一躬身侧立的男子形象,高60厘米。在这个位置上,似先绘一奔跑嬉戏幼童。童子双臂前伸,上身着衫,下着裤,后用黄彩涂抹覆盖,重改涂绘。男子头戴高髻幞头,幞头四脚似盘结于髻下。面相方圆,身穿圆领中袖白色长缺祷袍,双腿左右叉开,脚穿黑色软底高勒靴,腰系黑色革带。右手握一黑色细棍,左臂斜上举,手掌向外,似在指挥整场乐舞表演。
中部舞者位于整个画面中部,为一女一男两个起舞人。北侧为一立于圆毯上的女舞者,身体微侧向北。头梳倭堕髻,浓发中分搭肩,面相方圆,两腮饱满圆润涂黄彩,阔叶眉,蚕眼圆睁。身穿交领窄长袖黄色襦衫,肩披绿色黑草叶小花宽长帔帛,下裳为高腰曳地长裙,一高翘履尖挑露裙外。右臂曲肘,手隐袖内:左臂斜下外撇,作甩袖状。圆毯内圈饰一周联珠纹,外圈一周宽花瓣形谰缘,最外圈为―周联珠纹。斓边用淡黄彩晕染。
男舞者亦立于一椭圆形地毯上,地毯纹样与上相同。舞者身体微侧向南,扭头面向北,头梳球形高髻,并用黄色帕巾裹系成幞头状,帕巾两端在前髻下系扎成蝴蝶结。面相浑圆,两腮饱满,宽短眉,鹰钩高鼻阔翼,大嘴厚唇微张。身穿圆领右裹直襟阔长袖黄色缺?袍,腰系宽黑色革带,脚穿尖首软底条纹线履。右臂肘微曲,手隐长袖内,左臂斜上抬起,曲肘回收。右腿直立,脚尖点地,左腿曲膝抬起后翘,通体作旋舞状。
男乐队由七位胡、汉人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