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强语文教育科学性剖析
加强语文教育科学性剖析
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30余年间,中学语文教育深入发展,发展的主题是探索语文教育的科学性。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向科学进军”是20世纪70年代末的主旋律。中学语文教育迎来改革发展的新时代,沉睡多年的语文教育的科学性开始苏醒。
语文教育专家大力倡导语文教学科学化。1978年1月,张志公等指出:“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科学性。”①1978年3月,吕叔湘提出:“应该进行科学研究解决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②叶圣陶提出:“要在实践中研究语文教学如何改进,集体研究,集思广益。”③
语文教育工作者积极投入语文教学科学化研究。1980年前后,章熊《我对“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几点想法》④,张翼建“初中语文提前过关”课题研究与实验,刘佛年“初中语文能力过关”设想,陆继椿“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言训练”,欧阳黛娜“序列化语文教学”研究与实验,以及北大附中、北师大附中、华东师大附中、上海光明中学等开展的教学实验,已在具体探索语文教学科学化。
1979年12月,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在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年会上,代表们总结了30年来语文教学的经验和教训,“研究了语文教材的内容和科学体系,探讨了语文教学的特点和方法,形成了一致意见并发出号召:①要搞好语文教学改革,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端正思想方法;②要搞好语文教学改革,必须加强调查研究;③要迅速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学必须科学化;④要处理好‘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的关系。”⑤
意见和号召得到大家的认可支持和积极响应。20世纪70年代末及80年代,中学语文教育科学化研究和实验取得了很大成绩:①产生出一大批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②构建出一大批卓有成效的语文教育教学模式;③涌现出一大批教学水平较高并个性鲜明的优秀教师和教学专家。
以下是进入笔者视野的论文(报告)、编著、语文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论文(报告):张志公《关于语文教学中科学性与艺术性问题的探讨》(天津师院学报,1979.2),《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香港中英语文教学》,1983.1),人教社中语室《对目前中学生语文水平的初步调查》(《中学语文教学》,1980.12),苏灵扬《中学语文教学的新课题》(《人民教育》,1981.2),张隆华《关于语文能力的观察、测验和实验研究》(湖南师院学报,1981.2),陈刚《语文学科科学体系的初步探讨》(《教育研究》,1981.6),蒋仲仁《语言是工具――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观念》(《教育研究》,1982.2),温寒江《试谈语文教学科学化问题》(《教育研究》,1982.6),刘国盈《探索一条语文教育的新途径》(《教育研究》,1982.9),张传宗《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和其他任务》(《中学语文教育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刘佛年《关于制定教学大纲的几点想法》(《课程?教材?教法》,1986.11),等等。
编著:中央教科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瞿葆奎《优秀语文教师上课实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语文教学经验与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张鸿苓《语文教学方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刘国正《语文教学谈》(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张志公《语文教学论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85),钱梦龙《语文导读法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课程?教材?教法》编辑部《中学语文教材和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赵丽云《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吕志范教学经验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等等。
语文教学改革项目:于漪“提高语文教学综合效应”的改革、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理论与实践,宁鸿彬“五步程序教学法”的探索,刘?F?F、高原“读写训练体系”的探索,蔡澄清“语文点拨教学研究”,洪镇涛“变课堂为学堂改革”,颜振遥“自学辅导教学”的实验,李吉林“情境教学法”的实施研究,张孝纯“大语文教育”的经验总结与升华,以及单元教学实施、目标教学设计、课内外衔接能力训练、多元性评价方式的实施等等。
20年代中期出现了对语文教育科学性的质疑的声音。
1987年,复旦大学申小龙提出:“语言学界这种‘科学’的强盛、‘人文’的淡化,对于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部分的汉语语言学来说是一种畸形发展。”⑥
该观点很快影响到语文教学界,但观点却不尽相同。面对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发展,1987年,陈钟?湃衔?:“现代语文教学发展的趋势,很可能是科学主义思想与人文主义思想的结合,指导改革开创一个新局面,以实现语文教学科学的艺术化与语文教学艺术的科学化。”⑦
1993年,山东韩军在《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关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