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快云南省小凉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初析
加快云南省小凉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初析
摘要:云南省宁蒗县是丽江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扶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加快脱贫摘帽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面临的最大问题。本文以小凉山地区宁蒗彝族自治县为例,分析制约宁蒗到发展的因素,探讨如何在2018年按期实现脱贫摘帽,把宁蒗县建设成为凉山地区最美彝乡。
关键词:凉山;经济社会;发展
云南省小凉山地区,一般是指以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为主,包括永胜、华坪等县毗连宁蒗的彝族聚居区,为了与四川大凉山区别,故称其为“小凉山”。宁蒗彝族自治县辖15个乡1个镇,86个村委会,5个社区,1122个村民小组,32个居民小组。是一个多民族的山区内陆县,居住有彝、汉、普米、傈僳、摩梭人、纳西、藏、白、壮、傣、苗、回等12个世居民族。宁蒗彝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起步晚,生产力水平低,社会发育程度参差不齐。各民族的宗教礼仪、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等,至今尚不同程度地带有原始社会的特点和遗风。通过改革开放和扶贫开发,使宁蒗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但与周边县(区)横向比较,宁蒗县的发展基础差,实力弱,贫困程度最深,是丽江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扶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加快脱贫摘帽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面临的最大问题。
一、云南省小凉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改革开放多年,云南省小凉山地区社会经济生活仍然没有摆脱原始环境的约束,仍然沿袭着传统社会的许多陈规陋习,维持着一些古老、粗放、简陋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发育程度低,一些地方到现在仍属于整体贫困状态。另外,由于自然环境险恶、社会环境封闭、生产方式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小凉山地区的贫困具有整体性。
(一)经济发展水平低,综合经济实力弱,自我发展能力弱
1、宁蒗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自身造血功能较弱。2014年宁蒗县财政总收入4.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39亿元,虽然增长较快,但远远低于云南省和丽江市的整体水平。财政极其困难,建设资金紧缺。财政自给率低,严重影响了财政的调控能力。1998年9月天然林禁伐前,宁蒗县80%的财政收入来自于林业,在天然林禁伐后,支柱财源随之中断,地方财政很难大幅度增长,可用财力已不能保个人部分支出;财政自给率太低,建设资金紧缺,无力安排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以及项目配套资金,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宁蒗县各项建设事业和经济发展。
2、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难度大。宁蒗县精准识别的贫困人口44394人,占丽江市12万贫困人口的37%,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丽江市的70%。二是虽然发展条件持续改善,但贫困面广、发展难度大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全县15个乡(镇)都有扶贫开发任务,有5个贫困乡,36个贫困村委会,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高寒山区、高海拔地区、江边干热河谷地带,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生产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扶贫开发成本高、难度大。深度贫困人口90%以上主要分布在高寒山区、半山区和金沙江干热河谷区,自然条件差。整体贫困问题十分突出。
3、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从自然地理条件上看,小凉山地区地处冷冻高寒山区,自然灾害频繁,有“无灾不成年”之说,每年都遭受不同程度的虫灾、低温、冷冻、雪灾、冰雹、洪涝、泥石流、地震等灾害。恶劣的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一些地区基本上是靠天吃饭,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返贫率高,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据2015年统计数据,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威胁和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地方的建档立卡贫困户5440户13600人,一些贫困地区已丧失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难以满足最低生存需求。
(二)公共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1、公共卫生落后。重大传染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不够完善,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低,医疗监测设备简陋;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设备十分落后,特别是乡村卫生室设施更为简陋,服务质量、服务能力非常脆弱。
2、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以交通为主的公共基础条件差,全县没有一条高等级公路,是云南省至今未通高等级公路的6个县份之一,上等级的公路只有593公里,占全县公路总里程的27.7%,其中二、三、四级公路分别只有70、63和460公里,其余均为等外公路。电力设施滞后,工业企业供电不足。目前,还有部分村未通电,电力供应无法满足企业需求。通信通邮条件差,电话普及率低,宁蒗县1221公里邮路中,还有1003公里步班邮路。基础设施落后,成为制约小凉山地区发展的瓶颈。
(三)大部分群众思想观念仍旧保守
市场经济的意识淡薄。由于长期受传统自给自足思想的影响,商品意识淡薄。另外,守信、守时、守法的观念较为淡薄,家族观念较浓厚。重请客礼祭,轻资本积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