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疗药物外渗原因剖析及其防治
化疗药物外渗原因剖析及其防治
【摘要】对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外渗所引起组织损伤的机制和分类等进行综述,并进一步探讨正确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文献表明,化疗药物外渗与药物,血管和操作等因素有关,通过正确使用药物,合理选择血管以及提高专业技术等方法能够有效预防药物外渗,发生药物外渗时及时有效的处理能够延缓其生命并提高其生存质量。
【关键词】化疗药物;外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0-0243-02
化疗药物外渗是肿瘤患者行化疗时常见的并发症,轻者可引起局部皮肤红、肿、热、痛、静脉炎,严重者组织坏死,甚至造成功能障碍。外周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国内报道是0.1%~6.0%[1],国外报道是5%[2]。
1 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
1.1 药物因素:与药物本身的刺激性、渗透性、浓度、酸碱度有关。当药物短时间内大量或快速进入血管内,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对血管内膜产生大量刺激造成局部组织的损伤[3]。
1.2 血管因素:反复化疗的病人,长期应用化疗药物,使患者静脉血管内膜发生一定程度的损伤,静脉内膜炎使血管通透性增强,导致化疗药物外渗[4]。
1.3 操作因素:穿刺损伤是导致外渗的直接原因,如针头固定不牢、拔针后按压时间不够等引起血管痉挛充血、水肿,造成药物外渗。
1.4 宣教因素:化疗前对病人宣教不够,未让病人认识到药物渗漏可能引起的后果,局部不适未及时通知护士或自行关闭输液开关。
2 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组织损伤的机制和分类
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将化疗药物分为发泡剂、非刺激剂和刺激剂。发泡剂如阿霉素、表阿霉素、丝裂霉素、紫杉醇、长春新碱、长春瑞滨。外渗后能够造成机体组织结构破坏、疼痛、组织坏死、感染以及剥脱;非刺激剂外漏多少也不会产生炎症和坏死;刺激剂如顺铂、多西紫杉醇、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卡莫司汀、VP-16、5-FU、环磷酰胺。介于前两者之间,外渗可以导致局部炎症,但不形成溃疡。损伤机制:结合性是指药物与组织细胞核酸相结合,不仅引起立即损伤而且寄宿于组织内,与细胞内的DNA结合,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断损伤局部组织,产生局部坏死性损伤。常见药物包括:阿霉素、表阿霉素、放线菌素、丝裂霉素、光辉霉素等;非结合性是指药物不与组织细胞核酸相结合,植物碱类药物主要通过脂溶作用破坏细胞膜,MTX渗出可干扰叶酸代谢。常见药物包括:长春碱类、卡莫司汀、氟尿嘧啶等。
3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
3.1 正确使用药物: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浓度、输入速度。①给药顺序为SAS:S生理盐水A给药S生理盐水,应先输入生理盐水回血无渗漏后再输入化疗药物,输注完毕用生理盐水冲洗。②联合用药时,原则上应先输入非发泡剂,如均为发泡剂,应由低浓度到高浓度输入,两种化疗药之间用等渗液快速冲洗。
3.2 合理选择血管:根据药物选择最佳部位的血管,避免选用腕部掌侧、手背、关节等处,一般选用前臂静脉交替给药,使损伤静脉得以修复。对长期化疗的病人,中心静脉置管是预防化疗药物外渗保护血管最有效的方法。
3.3 提高专业技术:①负责化疗输液的护士必须经过专业训练,掌握化疗药物的特性,对新药必须详细阅读说明书。②穿刺技术操作应熟练,尽量做到一针见血,对化疗患者应加强巡视,发现情况及时处理。③穿刺成功后,先输入葡萄糖或生理盐水,确保在血管内再接化疗药物。④如同时使用几种化疗药应先给刺激性小的,中间用生理盐水间隔静滴;化疗药物滴完后仍需静滴普通液体冲洗静脉,以防药液滞留于血管内使血管内膜持续受损害。
3.4 加强病人宣教:对病人宣教是防止药物外渗的关键,化疗前对病人进行针对性的宣教,向病人介绍化疗药物的作用、注意事项及外渗的后果,告知病人用药时如果有不适或疼痛应立即告诉医务人员。
4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
4.1 早发现早处理:一旦发生外渗或疑有外渗,立即停止输入,不要拔针,在严密无菌操作下接一注射器进行多方向穿刺作强力抽吸,尽量吸出局部外渗的残液。4.2 局部封闭:根据药物渗出量范围做局部皮下环形封闭,由疼痛或肿胀区域多点注射,封闭范围要大于渗漏区,深度最好至渗漏区底部,不可过浅,2%利多卡因加生理盐水、地塞米松5mg配制成0.25%利多卡因30ml(即封闭液),在无菌操作下沿外渗局部环状作向心性封闭,抬高患肢,避免受压。外渗面积较大者,间隔24h重复封闭,直至治愈。
4.3 冷敷、湿敷:冰袋间断冷敷24h,可减轻局部肿胀、疼痛,又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药物的扩散、吸收,并灭活外渗药物[5],冷敷后24h后用50%硫酸镁湿敷,3~4次/d,每次30~60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运动康复师 膝关节骨关节炎(KOA)运动处方习题库.doc VIP
- 铝包钢芯耐热铝合金绞线.docx VIP
- 2025年康复治疗师《糖尿病康复》运动处方习题库.doc VIP
- 东方证券2021ESG报告.PDF VIP
- 2025年康复治疗师《康复体育与运动处方》习题库.doc VIP
- 山东省日照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校际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pdf VIP
- 合肥工业大学介绍PPT模板.pptx VIP
- 2025年历届广西单招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康复治疗师《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习题库.doc VIP
- 2025年康复治疗师《骨折术后康复分期训练》习题库.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