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冶未涉及匾联原因剖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园冶未涉及匾联原因剖析

园冶未涉及匾联原因剖析   摘要:《园冶》中未涉及匾联,引起一些学者的猜测。有的说是因为匾联配合于柱、额的做法直到清代才兴盛,有的则认为在宋代的园林中题联已经很普遍。实际上,园林楹联虽在宋代已出现,但因文献记载绝少,尚不能证明已很普遍,但可以确定,其在元末明初已盛行。计成未提匾联,是因分工不同。   关键词:《园冶》;匾额;楹联;明代;分工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5)06-0038-03   收稿日期:2015-03-30   明末计成所作《园冶》一书,是我国古代唯一一部造园专著。书中未涉及匾联这一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引起一些研究者的疑惑与兴趣,并先后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猜想。审视这些观点,笔者发现有一些并不能自圆其说,其中不乏园林界著名学者的观点。故不揣浅陋,将读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罗列于下,以便求教于方家。   1 匾联悬于柱、额的做法何时产生?   张家骥《中国造园论》中有这么一段话:   明末计成著《园冶》从设计到施工,细处谈到栏杆的花饰和铺地的图案,对匾联却未著一字。到清康熙十年(1671),李渔著《闲情偶寄》,在“居室部”中,才对匾联专加论述。由此可证,即使明代已有“楹联”,还没有成为园林建筑和景境意匠的一种必要手段,但在清代“楹联”就成为园林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了。……将匾联配合悬于柱、额的做法,大约在清代才盛行起来。   将匾联配合悬于柱、额的做法,真的到清代才盛行吗?不尽然。首先来看“匾”。   《说文?册部》:“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后汉书?百官志五》:“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可见至少在汉代匾额就已出现。另外,《世说新语?巧艺》有魏明帝让韦诞为其新建的宫殿“登梯”题榜的记载――刘孝标注引卫恒《四体书势》日:“诞善楷书,魏宫观多诞所题。明帝立陵霄观,误先钉榜,乃笼盛诞,辘轳长?b引上,使就题之,去地二十五丈,诞甚危。”这里的“榜”即是匾额,从这段注释,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两方面信息,一是当时“宫观”(皇家园林)必题字,否则不会不顾题字人之安危,使其“去地二十五丈”补题;二是当时的“榜”是先题字后再钉到建筑物上的。这说明早在曹魏(至少是宋或梁)时“匾”已悬于“额”。   再说“联”,即楹联,指“悬挂在建筑正面明间正贴柱子上的对联”,是对联的一种。最初的对联又称春联,是贴在门上的;柱子上的楹联何时出现,至今仍无定论。张薇在《(园冶)文化论》中提出宋代的园林中题联就已经很普遍,还举了一个例子来证明,是否如此呢?原文是:   在宋代的园林中题联已经是很普遍了。北宋苏舜钦所造沧浪亭,题有许多联语,如著名的“藕香水榭”联云:短艇得鱼撑月去,小轩临水为花开。“沧浪亭”联语: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   实际上第一联的作者并非宋人,而是清代齐梅麓(下联集自苏轼的《再和杨公济梅花》诗);第二联是集宋人的诗句不假(上联出自欧阳修《沧浪亭》诗,下联出自苏舜钦《过苏州》诗),但集者并非宋人,而是清代梁章钜。孤证本不足以定论,何况伪证?所以宋代园林题联已很普遍的结论恐怕不宜贸然得出。   虽然文献中见到的最早的园林楹联出现于宋代一一宋周密的《癸辛杂识?别集下》“药洲园馆”条,其中记载了园中有三副桃符。门桃符为“喜有宽闲为小隐,粗将止足报明时”;二小亭桃符分别为“直将云影天光里,便作柳边花下看”“桃花流水之曲,绿阴芳草之间”一一但笔者目前只搜集到这一条线索,暂不足以说明宋代园林中楹联已很普遍。   元末顾瑛曾为其园林“玉山佳处”中的每一处景点撰有楹联(顾瑛自称为“题句”,四库馆臣称为“春题”)。如“玉山草堂”联为“瘦影在窗梅得月,凉阴满席竹笼烟”;“玉山佳处”联为“翠痕新得月,玉气暖为云”(马九霄篆颜)。与计成同时的吴玄(计成曾为其建宅园)有著作《率道人素草》,卷四《骈语》即收其自撰联语云:“世上几盘棋,天玄地黄,看纵横于局外;时下一杯酒,风清月白,落谈笑于樽前”(匾额为“白眼为看他”)。明代祁彪佳在《越中园亭记》“曲池”条记海樵陈山人读书处“联扁(匾)多海樵手笔”;明代文人如唐寅、沈周、文徵明、徐渭、董其昌、左光斗、徐霞客、史可法、金圣叹、陈洪绶等均创作了数量可观的居室联。在明代的小说中也不乏楹联之作,如《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警世通言》《西湖二集》等,其中尤以《金瓶梅》中的最具有代表性,有十余副之多,其中包括西门庆夏臼纳凉的翡翠轩联、西门庆家的大门及书房联、玉皇庙的流星门和大殿联、野外酒馆招牌联、妓女爱月的居室爱月轩联、林太太招宣府大厅及后堂联、文秀才的书房联、泰山碧霞宫联,等等。   另外,与计成同时代的刘侗、于奕正著的《帝京景物略》有一篇写《定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