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化内涵总结
城市化内涵总结
摘 要: 城市化的概念是城市化理论的灵魂,城市化的内涵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对于城市化概念的界定,学术界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获得普遍认同的权威定义。分别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制度城市化以及从综合性的角度对现有城市化的定义进行了系统的概括、梳理和评论,并对城市化与城镇化、城市现代化等相近概念进行了辨析,以明确城市化的本质和目标。
关键词:城市化;内涵;城镇化;城市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4-0058-05
一、问题的提出
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中的老课题。卡尔#8226;马克思1858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谈及城乡分离和城市发展时就使用了“乡村城市化”一词。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塞达在他的著作《城市化基本原理》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城市化的概念。纵观当今的城市化研究,由于研究目标、角度和领域的不同,不同的学者对城市化一词存在各种各样的理解,以致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世界公认的城市化定义。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除城市化之外,城镇化、城市现代化以及城乡一体化等相关概念也都在城市化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笔者认为,学者们在城市化定义上的这种分歧,会相应地影响到他们各自对城市化的道路选择、城市化的发展战略等问题的认识,进而会影响到相应的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如果对其不加以区别,不仅不利于城市化理论研究,而且还可能延缓城市化的实践进程。因此,明确城市化的本质和目标,使城市化概念条理化、规范化、明朗化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针对这一现状,笔者搜集了多年来学术界论述城市化的一些主要论文和著作,并对其进行剔梳、整理,目的不在于形成权威的结论,而是希望能摆明分歧、归类分析,使大家对此有比较系统和明朗的了解。
二、学界主要代表性观点
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有所不同。经济学家强调城市化是从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化,地理学家强调城乡经济和人文关系的变化,社会学家强调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人口学家强调人口从乡村到城市的流动,等等。纵观各学科对城市化的不同理解,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人口城市化”观点
西方学者西蒙#8226;库兹涅茨将城市化定义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口分布方式的变化。[1]赫茨勒指出,城市化就是人口从乡村流入大城市以及人口在城市的集中。[2]威尔逊将城市化理解为一种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的现象。[3]持否定态度的托达罗也是从人口迁移的意义上定义城市化的。[4]
国内学者林国先通过研究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城市化的进程,认为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是城市化的基本特征。[5]郭书田、刘纯彬以及杨重光、刘维新认为这种集中既表现为城镇数量的增加,也表现为城镇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充。[6,7]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还有程春满,王如松、杨张乔、钟荣魁、刘福垣等。
尽管上述各种定义在语言表达上不尽相同,但却反映了人们对城市化的一个基本共识。这类定义将城市化界定在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上,是早期的、较为传统的城市化定义。但是,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实践表明,这一传统的定义已经显得过于狭窄。它只看到了城市化最表层的东西,而忽视了城市化过程中社会、经济、生活、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迁。因此容易忽视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系列问题(历史上许多国家发生的“城市病”与此直接相关),更难以包容城市化的全部内涵,难以反映城市化“质”的问题等。
(二)“经济城市化”观点
西蒙#8226;库兹涅茨指出:“过去的一个半世纪内的城市化,主要是经济增长的产物,是技术变革的产物,这些技术变革使大规模生产和经济成为可能。一个大规模的工厂含有一个稠密的人口社会的意思,也意味着劳动人口,从而从属人口向城市转移,这种转移又转而意味着经济投入的增长”。[8]沃纳#8226;赫希认为,城市化是指以人口稀疏、空间上相当均匀遍布、劳动强度很大且个人分散为特征的农村经济,转变成为具有基本对立特征的城市经济的变化过程。[9]科林#8226;克拉克的著作中也可见到这种?┧枷搿?
我国学者叶裕民认为城市化是非农产业在城市积聚的过程。[10]许成安,戴枫认为,“人口的转移和人口的集中”只是城市化的表现形式,而“经济活动的集聚”才是城市化的主要内容,这种集聚包括要素、生产、交换和消费的集聚。[11]蔡孝箴、赵宝江、沈立人、巩前文、冯兰瑞等也持相似的观点。
以上学者从分析城市化的经济实质出发,认为城市化就是各种非农产业发展的经济要素向城市集聚的过程,主要通过工业化、社会化和专业化分工来实现。从产业结构变化的角度看,上述定义强调城市化就是第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黄磷尾气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掺烧使用介绍.PDF VIP
- 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pptx VIP
- 碗扣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97027.doc VIP
- Boss Roland逻兰ME-90B 贝斯综合效果器[Simplified Chinese] ME-90B Reference Manual 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玩转手机银行APP.doc VIP
- 征信报告模板详细版带水印可编辑2025年9月新版.pdf VIP
- 征信电子版PDF个人信用报告简版2024年12月最新版可编辑带水印模板.pdf VIP
- 征信详细版纸质个人信用报告2024年12月版可编辑带水印.pptx VIP
- 羽毛球单双打简易规则和图解.doc VIP
- 第1讲职业生涯规划概论.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