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溪桥坍塌事故原因初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堤溪桥坍塌事故原因初析

堤溪桥坍塌事故原因初析      编者按:湖南省凤凰县堤溪大桥本是湘西州50周年大庆的“献礼工程”,然而刚刚建成即整体垮塌,“献礼”变成了“葬礼”。除建桥投入的800万元建设费用打水漂儿外,还失去64条鲜活的生命,花了巨额的善后费用。报道事故原因,警醒国人杜绝同类事故再次发生,是我们媒体的责任。      如果没有发生“8?13”堤溪大桥垮塌事故,凤凰小城届时定会是一番载歌载舞,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但这项“面子工程”却偏偏没有争气!2007年8月13日16时40分,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凤凰县堤溪大桥发生特别重大整体垮塌事故,64人当场死亡。   这是当时全国本年度发生的涉难人数最多的一起事故,引起了高层极大关注。正在国外访问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专门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有关方面尽最大努力搜救下落不明人员,救治伤员;要迅速组织事故调查组,查明事故原因,严肃追究责任者;同时,要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地方和有关部门尽快组织做好抢救和善后工作,查明原因,严肃处理。   3天后,由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任组长,交通部部长李盛霖、湖南省省长周强任副组长的事故调查领导小组,以及由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王德学任组长,监察部副部长陈昌智、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建设部副部长黄卫、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张鸣起、湖南省副省长徐宪平为成员的事故调查小组正式成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王振川受邀率渎职侵权检察厅有关人员同期参与事故调查,国务院这次派出的是罕见的高规格调查阵容。      桥基选址 基础不牢      事故发生后,记者曾就此话题和很多人业内同行聊起,但除了“肯定是因腐败导致的豆腐渣工程”这一揣测之外,并没有多少有价值的信息。堤溪大桥为何会在瞬间整体垮塌?它的致命伤又在哪里?它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刻骨铭心的教训?带着一系列的疑问,在随后的两个月中,记者尝试着从各种途径来了解这起事故,并走访有部分相关知情人士。这些人中既有一直蹲在现场的网站和媒体记者,也有参与事故调查的专家和官员。通过他们的分析述说,以及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在9月24日总局视频会上一掠而过的简要介绍,这起事故的原因渐次清晰起来。   首先受到质疑的是堤溪大桥的桥基选址问题,“8?13”垮塌事故发生后,见诸媒体的报道认为这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据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陈晓、王绘华采访:2005年初,堤溪大桥建筑工人在设计图纸上所标示的1号桥墩位置上施工,竟挖出一个大岩洞。而这在勘测报告上并未标明。在大桥做工的金坪村村民吴福生告诉记者:“在大桥东边的第一个桥墩下面有个很大的溶洞,洞口宽约1m多,这个溶洞一直通向进入凤凰县城的城北大道方向。以前这里,有老百姓用它来圈牛。”后来,施工方对这个地基上的大溶洞进行简单填充,没有挖掘很深就开始砌了。堤溪大桥2号桥孔刚好横跨在村里的渠道上方,下面是沙地,不能搭钢管架。为了搭建脚手架支撑拱桥和便于装拆模板,施工方在2号桥孔下用水泥加小钢筋制成的板材铺垫沙地,再在上面加了6个直径约1m的水泥地桩,然后在地桩上搭建脚手架。今年端午节过后的一天,下午6点多, 村民田儒莲在桥边的塘里钓鱼,看见桥上的工人忽然往一个方向跑,人头攒动的桥面突然空无一人。“后来工人告诉我,当时大桥动了一下”。“动”的地方正是在劳动竞赛中获奖的2号桥孔处,下沉约2cm。“大约十多天以后,又下沉了第二次,这次大约5cm。”工地建筑工人田茂告诉记者。“后来他们在地桩处烧了‘纸钱’保平安,然后对地桩的基础进行了加固,继续开工。”   目前,该事故的调查报告还没有正式出来,但9月24日国家安监总局视频会上,李毅中局长在口头简要介绍堤溪大桥事故时,亦曾认为该桥桥基选址存在问题。   记者在和相关知情人士沟通时,也曾提到桥基选址这个问题。知情人士介绍说,经过现场调查,初步认定堤溪大桥属于偷工减料式的“豆腐渣工程”。工程之所以成为“豆腐渣”,除了桥基选址不当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赶工期。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施工单位倒排工期,既没有按照正常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又揠苗助长、偷工减料,从而催生出一个“短命工程”。      工艺违规 偷工减料      堤溪大桥属于“圬工拱桥”,这是一种没有钢筋,主要由砖、石、混凝土为材料而构成的桥梁。大桥设计为四跨连拱,每跨65m,全长328.45m,高42m,桥梁全宽13m。大桥上部构造主拱圈为等截面悬链空腹式无铰拱,腹拱采用等截面圆弧拱,下部则奠基在弱风化泥灰或者白云岩上,由混凝土、石块构筑成基础,全桥未设制动墩。知情人士援引专家的话说,这是一种传统型石拱桥,工程造价比较低,同时也是一种“风险型”石拱桥,没有采用比较保险的钢筋混凝土结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