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城”困局.doc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堵城”困局   爆发于2010年9月17日傍晚的惊天大堵,竟然惊动了国家最高层。当晚北京高峰时段发生了多条道路9个小时的大堵车,有网友戏称那一刻的北京是一个“立体停车场”。    北京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绝非孤例,堵车已成我国当前诸多大城市的一块通病。   停滞的车流正刺痛着中国城市的神经,也正在引起中国决策层的高度关注。   “堵城”困局是怎样造成的,又该如何破解呢?出行难难于上青天      骑车出行像玩命       在北京骑自行车和步行,不仅没有路权保障,甚至还可能危及健康和性命。    北京的自行车道很多时候都被小汽车挤占行驶,或者沦为路边停车场,甚至在一些路段根本就没有自行车道,而且机动车的这些违章行为几乎不会受到惩罚。    家住北五环的贾峰时常骑自行车进城上班,在沿途的自行车道多被占据的情况下,每一次不得不被迫在马路中央的车流中穿行,他每每都有一种玩命的感觉,“如果骑车不久且经验不足,骑车上班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更让骑车者担心的是,北京市的骑行环境在悄然无声中恶化:路上几乎没有自行车道标识,在自行车和汽车之间也没有任何隔离带,同方向快速行驶的汽车,对骑行者造成很大的安全威胁。    北京市交通部门针对自行车出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不安全成为受访者反映最多的问题。超过39%的人认为目前自行车出行环境满意度很差。      公交出行人挤人    北京的绝大多数市民还是选择了公共交通。尽管北京这些年在公共交通上的投入可谓世界之最,然而,不少上班族仍痛苦不已,怨声载道。    有“地下南北大动脉”美誉的北京地铁5号线开通于2007年10月,目前日载客80万人次,已接近2032年的远期预测流量。而历史相对悠久的1号线、2号线,有网友更是戏言:“带上车的是饼干,带下车就成了面粉”;“正装挤进去,三点暴出来”。    北京网友“一年又一年”说:“下午5~6点钟的地铁建国门站,能把人挤成纸!”    一些地铁换乘站似乎也在挑战人们的忍耐极限,从西直门站2号线换乘到13号线,经过数道楼梯后,上地面,再进楼梯和滚梯,距离长达千米。    在北京,早晚高峰时段挤地铁已成上班族的噩梦。有人甚至发出“地铁挤掉人的尊严”的感叹。    北京地铁公司曾公布一项统计:工作日早高峰时,地铁1号线载客率瞬间值为120%至140%,“达到要靠人把乘客推上去的程度。”虽然目前1号线运行间距已缩短至2分15秒,达到了设计极限,“不再需要人推”,但在一些常挤地铁的女性上班族眼里,“人与人之间保持10厘米的距离,在早高峰时根本就别想”。         轿车出行考耐心    前国家建设部副部长周干峙于2010年11月赴苏州参加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一段4公里的北京干道竞行驶了两个小时,眼睁睁地误了登机,竟毫无办法。他在大会开幕致辞中,一开场就戏谑道:“研究交通一辈子的人,去开交通会议,却被交通涮了一把。”    北京市社科院管理研究所所长张耘形容自己每次驾车出行,心里都会有些“发毛”:“出行前必做的准备工作包括问清楚目的地的停车情况,尽量寻找不堵车的道路行驶,但仍然有被堵在路上数个小时的惨痛经历。”    张先生家住上海市徐家汇商业圈周边,单位在威海路上,家离单位只有7公里。但他为了这7公里路却伤透了脑筋:“我从家里出发,上延安路高架,路面通畅的话只要10分钟就能抵达。但碰上高峰的时候,一个小时也不一定到。”    中科院发布的《2010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对北京等50座城市上班(单程)花费时间进行的调查显示,有17个城市上班花费的平均时间超过30分钟。北京市上班平均花费的时间最长,达52分钟,其次为广州48分钟、上海47分钟、深圳46分钟。国外的相关调查显示,中国上班族每天花费在上班路程上的时间居全球首位。    几十年前,学者梁思成曾预言:“北京城不会得感冒,但总有一天它的交通会得心脏病。”    北京巨型社区天通苑被市民称为北京最堵的地方,这里聚居着30多万人。早晚高峰堵车时段,两个小时,开不到两公里的路程。一条横穿天通苑大社区的立汤路,曾经是这里入市最近、最便捷的唯一通道,几乎每天早上,这条道路都会成为“停车场”,而到了晚高峰,拥堵场景又会在反方向的路面再次上演。    由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编写的《2010年北京市交通运行报告》披露,2008年12月,北京市早晚高峰时常发生拥堵的路段约有300条至558条,到2009年12月则分别上升为576条至1081条,拥堵里程也大幅度上升。    2010年4月,北京市政协发布了一项调研报告显示,北京市区的交通拥堵情况正日益恶化,每天堵车时间已由2008年的3.5小时增至现在的5小时,汽车平均时速仅为15公里。    北京现在每月因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