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连南县大麦山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剖析
广东省连南县大麦山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剖析
摘要:矿区位于南岭成矿带内,地处郴怀断褶带太保褶隆-云开褶隆与连阳褶陷的交接部位,构造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本文以野外地质调查为基础,根据矿区所处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层、构造、围岩蚀变、矿床等地质特征,探究矿区矿床地质成因及其资源潜力。
关键词:金多金属;地质特征;资源潜力
1.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位于连阳岩体北端,桂东南大瑶山加里东隆起北东端和印支凹陷区交接处、郴州-怀集断裂带内。主要断裂构造为东西向和北东向,矿区西南部为加里东期花岗闪长岩,东南部为燕山期花岗岩,东部及东南角为泥盆石炭系灰岩,北面大部分地区为震旦系-寒武系浅变质片岩。
矿区处于隆起区与拗陷区过渡带内,区内发育较大的有东西向、北西向和北东向断层构造。东西向中球山断层构造发育较早,规模较大控制整个区域的地层、岩浆岩分布演化。北西向构造相对较晚,控制次一级的地?印⒀医?岩分布演化,其中明显控制对花岗闪长岩的分布。北东向构造发育更晚,对黑云母花岗岩的分布控制明显。
区域上出露的岩体主要为大宁岩体和连阳岩体,大宁花岗闪长岩体为一北西向岩基,该岩体被连阳岩体侵入。区内变质岩有两种类型,区域变质岩和接触变质岩,区域变质岩主要为元古界-寒武系浅变质片岩,变质程度较低;接触变质岩主要为矽卡岩,分布于花岗闪长岩、花岗岩与石炭泥盆系灰岩接触带。
2.矿区地质特征
地层:矿区位于连阳岩体北面,经历多期次岩浆活动,构造相对复杂,具有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区出露地层有;元古界―寒武系(Pt-∈a),泥盆系郁江组(D2y)、东岗岭组(D2d),泥盆系上统(D3);石炭系孟公坳组(C1m),石磴子组(C1sh)、测水组(C1c)、梓门桥组(C1z)及壶天群(C2-3ht);二叠系上统(P2);第三系(Edn);第四系(Q)。
构造:矿区总体呈向东倾斜的单斜构造,上震旦统-上泥盆统地层自老至新自西向东依次出露分布,上震旦统地层分布区北东、北西向等多组次级褶皱发育。矿区断裂构造发育,主干的断裂主要有近南北向、北东向和北西向三组。其中近南北向断裂属区域性断裂,也是矿区一级断裂构造,控制着其他二级、三级等次级断裂或较早期主干断裂改造性形变的性质、形态及分布,其次级断裂与矿区多金属矿的成矿关系密切。
岩浆岩:矿区出露的岩浆岩有加里东期花岗闪长岩(OSγδ)和燕山期黑云母花岗岩(J3γβ),分布于矿区南部,属连阳岩体的一部分。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矿区通过实施土壤测量,圈定有多处Au、Cu、Pb、Zn、Sb、W、Mo元素土壤异常。各元素异常或单独存在,或多元素组合分布。主要元素异常值范围为:Au10.71~21.42ppb、Cu78~156ppm、Pb691~1382ppm、Zn363~ 726ppm、Sb10.16~20.32ppm、W7.42~14.84ppm、Mo4.5~ 9ppm。综合分析圈定有AP1、AP2、AP3三个综合土壤异常。
3.矿床地质特征
矿体特征:将矿化区域划分出三个矿带,分别是:Ⅰ号锑铅锌矿带、Ⅱ号铅锌银矿带和Ⅲ号金矿带。
Ⅰ号矿带位于AP2异常区内,已发现锑铅锌矿体、铅锌矿体各一个,近平行北西向延伸分布。
Ⅱ号矿带位于AP1异常北东段,已发现铅锌银矿体2个,近平行产出,北东向延伸分布,均赋存于底序次的次级断裂构造中。
Ⅲ号矿带位于AP1异常中段的Au异常分布区,前期勘查工作已初步在矿带中圈定3条主金矿(化)体,3个分支金或铅锌矿体。三个主金矿(化)体近平行集中分布于矿区南部两条近平行的北东向二级压扭性断裂之间的上震旦统老虎塘组变质碎屑岩中,呈长脉状产出。矿化岩为硅化-绿泥石化糜棱岩、条带状硅化-绿泥石化角砾岩、石英岩脉等,矿化岩及其围岩常叠加有强烈的碳酸盐岩化。
矿石质量:Ⅰ、Ⅱ号矿带锑铅锌、铅锌或铅锌银矿石呈灰-浅灰绿色,细-中粒变晶结构,浸染状、条带状、网脉状、角砾状构造,局部块状构造;Ⅲ号矿带金矿石或含金蚀变岩一般呈浅灰绿-灰绿色,细粒变晶结构、糜棱结构、碎裂结构等,条带状、条纹状及角砾状构造。另Ⅲ号矿带VPb-Zn铅锌矿体具有碎裂状的细粒变晶结构,星点浸染状、条带状、团粒状构造。
Ⅰ、Ⅱ号矿带矿石金属矿物有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方铅矿、闪锌矿、辉锑矿,常含少量的黄铜矿、锡石、自然银或银的其他硫化物(?),各金属矿物常相互共生或伴生;脉石矿物有石英、绿泥石、白云母(绢云母)、方解石、白云石、电气石等。Ⅲ号矿带金属矿物与Ⅰ、Ⅱ号矿带类似,另有自然金少量,各金属矿物常相互共生或伴生;脉石矿物亦类似。
各矿体矿石有用组分含量如下:
Ⅰ号矿带V1锑铅锌矿体矿石Sb1.04%;Pb0.75%~ 5.9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