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阳山县大坑排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述
广东省阳山县大坑排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述
[摘要]阳山县大坑排铁矿区地处连阳岩体的北东缘,区内构造活动频繁,矿体主要产于碳酸盐岩(灰岩或大理岩)与花岗岩的接触带或岩体的断裂破碎带中。据初步分析,该矿床属中高温热液矽卡岩型及断裂破碎带型磁铁矿床。
[关键词]磁铁矿 地质特征 矽卡岩矿床 阳山县大坑排
[中图分类号] P61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8-1-1
阳山县大坑排铁矿区位于阳山县城278°方向约16km处,地处粤西隆起与粤北拗陷过渡部位,连阳岩体的北东缘。通过收集前人资料并结合前期地质工作,在矿区内主要发现了五个磁铁矿体。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分析,初步认为,该矿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1区域地质
(1)区域地层。矿区地处粤西隆起与粤北拗陷过渡部位,连阳岩体的北东缘,区域性NNE向的郴县―怀集断裂褶皱带纵贯全区。区域上出露的地层有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及第四系,岩性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组合。
(2)区域构造。区域地质构造为一复式向斜所构成的盆地,盆地二侧为前泥盆纪地层构成,而盆地中依次为泥盆纪至侏罗纪以及第三纪地层,盆地南端连阳花岗岩构成轴部向北北东倾伏的复式背斜构造。区域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以与构造线一致的北北东走向冲断层为主,北西西走向正断层次之。
(3)岩浆岩。区域内岩浆活动强烈,主要为燕山三期连阳岩体,岩性主要为酸性的斑状花岗岩及中酸性的花岗闪长岩。区域岩浆活动为铜、铅锌、钼及磁铁等多金属成矿提供了重要的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
2矿区地质
(1)地层。矿区主要出露石炭系、二叠系地层,从老到新为石炭系石磴子组(C1ds)、壶天群(C2+3ht)、下二叠系(P1)、上二叠系(P2)以及第四系(Q)。
石炭系石磴子组(C1ds):零星分布于矿区北侧,灰黑色及浅灰色块状、中厚板状灰岩。上部含燧石结核,底部含泥质页岩。
壶天群(C2+3ht):在矿区分布较广,主要为浅灰、灰白和粉红色白云岩夹石灰岩,上部含燧石结核。
下二叠系(P1):分布于矿区西侧、东侧,为浅灰色、灰黑色遂石灰岩。
上二叠系(P2):分布于矿区东侧,上部为深灰色燧石灰岩,中部为绿灰色、灰色泥质页岩、砂质页岩夹粉砂岩及煤层,下部为绿灰色、灰色泥质页岩和粉砂泥质页岩及硅质页岩、长石石英砂岩。
第四系(Q):分布于矿区的北侧,主要由残坡积层、洪积层、冲积层组成。
(2)构造。矿区内断裂较发育,大致分为NEE、NNW及NE向断裂,其中,以 NEE向断裂为主,构成矿区的构造骨架。
(3)岩浆岩。矿区位于连阳岩体的东北部,区内岩体多呈岩基状或岩株状出露,有的呈岩墙状产出。侵入面多与地层产状一致,局部地段呈切层状。矿区内主要出露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从矿体的地质特征和区域成矿特点分析,花岗岩为区内的成矿母岩。
(4)围岩蚀变。矿区围岩蚀变多属中―高温热液蚀变,常见有矽卡岩化、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绢云化及绿泥石化。
矽卡岩化:为区内最主要、与成矿最密切的一种蚀变,主要分布于石炭系中上统壶天群(C2+3ht)和二叠系下统(P1)灰岩与黑云母花岗岩体的接触带或其旁侧,形成阳起石―石榴子石矽卡岩。矽卡岩化的强弱与磁铁矿化强度成正相关。
硅化:发育在矿化带两侧,与青盘岩化叠加,形成浅绿色致密坚硬的岩石。
黄铁矿化:广泛发育,与矿化密切的黄铁矿化与硅化和青盘岩化相伴,黄铁矿呈细粒集合体或细脉状产出。而在远离矿化带的岩石中,黄铁矿多呈细粒散点状分布。
褐铁矿化:呈棕褐色,发育矽卡岩裂隙或脉石中。
绿泥石化:产于花岗岩一侧的接触带附近,由于长石产生绿泥石化,花岗岩的颜色多呈灰绿色。
3矿床地质特征
(1)矿体特征。矿体主要产于花岗岩体的正接触带内或断裂破碎带中。工作区内已发现的矿带主要有5个,即V1、V2、V3、V4、V5,下面对其进行分述。
V1矿体:位于矿区西部,产于岩体与灰岩的接触带中,呈脉状或囊状。矿体整体走向近40°,倾向近NW向,倾角约40°~50°,沿走向延伸约350m,沿倾向延深约120m,厚度变化较大,约2~6.5m。矿体质量分数为:TFe 25.95%~35.90%,平均28.40%;S 0.014%~0.078%,平均0.030%;P 0.019~0.070%,平均0.046%。
V2矿体:位于矿区中部,产于花岗岩的捕虏体中,呈透镜状。矿体宽一般2~5m。矿体总体走向为北东向,局部呈不规则弯曲现象,倾向北西,倾角50°~75°。在近地表处,矿体多已风化,为灰褐―灰黑色,基本由磁铁矿、褐铁矿和泥砂质组成。矿脉中间较厚,沿走向往两边逐渐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锅炉本体检修工职业技能鉴定高级工试题.docx VIP
- 初中数学重点知识点梳理汇总.docx VIP
- [中国青铜器]01.第一章 概论.pdf VIP
- 德国探亲签邀请函中德文对照.docx
- 2024山西太原市古交市招聘劳动保障工作站和社区低保工作站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答案带详解.docx VIP
- 202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模拟试题汇编.doc VIP
- it审计的组织与实施(培训课件).ppt VIP
- 2025社区两保人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VIP
-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及课堂镜头.doc VIP
- 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与个体化治疗研究进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