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高州市近年生态足迹剖析
广东省高州市近年生态足迹剖析
摘要: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对广东省高州市2004年生态足迹指标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高州市2004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73hm2,耕地和草地是足迹最大的两类土地,猪肉和禽肉消费分别是两类土地足迹的主要消费项目。人均生态承载力仅为0.49hm2;高州人均生态足迹为人均生态承载力的3.55倍,表明高州市正承受着生态压力,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本论文针对高州市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高州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高州市
The Analysis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Gaozhou County,Guangdong province of China in 2004
Chen ZijiaoLi JingKong JieChen FeipengJi Shuyi
Abastract: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method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indices of Gaozhou county,Guangdong province of China in 2004.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per capita was 1.73hm2,which was caused mainly by arable land and pasture land;pork and poultry consumption took the most part of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respectively.The ecological capacity per capita was only 0.49hm2;while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was 3.55 times of ecological capacity,which meant that Gaozhou City suffered a high ecological pressure and was in the unsustainable state.Suggestions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research for Gaozhou county to facilita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Ecological footprintEcologicalcapa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aozhou county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5-0158-03
生态足迹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于1992年首先提出的[1],并由其学生Wackernagel完善的一种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命支持服务功能的方法[2]。该方法自提出以来,在世界各国引起强烈的反响并广泛应用于学术界。1999年,生态足迹引入我国,近几年国内学者利用生态足迹方法开展了许多实证应用研究。陈东景、徐中民等计算了我国干旱区[3]的生态足迹以及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足迹;生态足迹还被用于计算北京、上海[4]、香港[5]等城市尺度以及贵州省镇远县[6]、青海省祁连县[7]等县域尺度。
高州市作为一个完整的复合生态系统,可以作为研究县域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有助于我们认识县域发展水平,为其他县域制定可持续发展方案提供参考。
1.研究区域概况
高州市是广东省省辖县级市,位于粤西南部,靠近南海,地理位置为21°95′N,110°83′E,总面积3276km2。位处热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日照年平均1945.3小时,太阳总辐射量109385.2卡/cm2,年平均气温22.8℃,最高温度为37.6℃,最低温度-1.5℃。年均降雨量为1892.7mm,高州市共辖谢鸡、根子、分界等27个镇以及中山、南湖、金山等6个街道办事处。地形复杂,地势大体是东北高,西南低。
高州市“三高”农业发展迅速,是全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享有“全国水果第一市”的称号,农业总产值达670632万元;工业稳步增长,工业总产值达1122000万元;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产值达524947万元。
2.结果与分析
论文数据有三个来源:①直接来源于1995~2004年高州统计年鉴和1977~2010年高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②来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