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床旁清创治疗WagnerⅢ~Ⅳ级糖尿病足12例临床剖析
床旁清创治疗WagnerⅢ~Ⅳ级糖尿病足12例临床剖析
【摘要】 目的 总结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探讨以内分泌科为主的糖尿病足治疗模式。方法 回顾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2012年0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WagnerⅢ~Ⅳ级糖尿病足12例。总结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根据病情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床旁清创治疗的效果。结果 12例Wagner Ⅲ~Ⅳ级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特点为年龄高、病程长、并发症和合并症多,在代谢紊乱的基础上合并营养不良。治愈9例,死亡1例,截趾1例,截肢1例。结论 无需紧急外科手术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内科综合治疗联合床旁清创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降低截肢率。
【关键词】 糖尿病足;清创;临床分析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指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及周围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破坏,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截肢致残、死亡和日常生活能力丧失的重要原因[1]。近年糖尿病足发病率明显增加,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2]。它既有糖尿病内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又有局部感染、溃疡、坏疽等外科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是内、外科边缘性疾病,病情重、发展快,治疗颇为棘手[3]。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于2012年0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WagnerⅢ~Ⅳ级糖尿病足12例,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床旁清创,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2例,均为2型糖尿病,男6例,女6例。足病起病至就诊时间最短7 d,最长40 d。糖尿病足Wagner分级:Ⅲ级9例,Ⅳ级3例。左侧ABI平均(084±030),右侧ABI平均(088±021)。双足平片/MRI排除骨髓炎。肝肾功能正常。足部分泌物细菌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7例,大肠埃希菌4例,无乳链球菌3例,摩根摩根菌1例,奇异变形杆菌1例;其中混合感染4例,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3例和大肠埃希菌+摩根摩根菌1例。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例,糖尿病肾病4例。合并高血压病5例,冠心病2例,有中风史1例。详见表1。
12 治疗措施
121 控制血糖 胰岛素泵控制血糖,监测三餐前后及睡前血糖,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目标空腹血糖44~60 mmol/L,餐后2 h血糖44~80 mmol/L。出院时患者平均空腹血糖(64±40)mmol/L,餐后2 h血糖(75±18)mmol/L。
122 抗感染 留取足部分泌物行细菌学检查后,根据经验给予奥硝唑联合另一种广谱抗生素静脉滴注。抗感染3 d有效则继续原方案治疗,如持续3 d患者体温、血常规、足部红、肿、热症状无好转,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患者体温正常、足部红、肿、热症状消退3 d,改为口服抗生素继续治疗一周。创面愈合不佳者,每周重复细菌学检查,以防耐药菌的产生,直至创面愈合50%以上。
123 足部治疗 根据足部创面情况,采取床旁清创及换药治疗。初入院患者,着重彻底清创换药。后期患者着重促进肉芽生长和上皮再生。创面感染控制后,经济条件允许辅以持续创面负压治疗。
124 改善血供 前列地尔注射液改善下肢循环。ABI06的患者,行下肢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并予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
125 其他治疗 控制血压、血脂,纠正低蛋白血症,抗凝、营养神经、抗氧化等治疗。
2 结果
2例行下肢动脉造影加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术后病变侧下肢ABI较术前改善50%以上。2例行持续创面负压治疗5 d。9例足部创面感染控制,新鲜肉芽生长并有上皮向创面爬行后出院,定期门诊换药至创面愈合。该9例平均住院(217±41)d(13~27)d,从入院至创面愈合平均(631±176)d(35~96)d。另外3例,1例住院3 d出现心跳骤停而猝死;1例踇趾坏疽在坏死与存活组织分界线清晰后转外科行截趾术;1例四、五趾坏疽行截趾术后创面持续2月不愈合而行截肢术。
3 讨论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上升,糖尿病相关的慢性创面越来越受到关注[4],由于机体长期处于慢性高血糖坏境,局部胶原沉积减少、组织细胞特别是内皮细胞功能降低导致创面无法得到有序而及时的修复,从而形成慢性难愈性创面[57]。临床最多见的是糖尿病足,其是糖尿病患者住院天数延长的原因之一。糖尿病足患者血糖控制常不佳,胰岛功能低下,多合并低蛋白、低血脂血症,提示在代谢紊乱的基础上合并营养不良。感染及坏死组织的存在增加营养消耗,创面愈合也需要足够的营养,因而需要在积极控制代谢紊乱的基础上加强营养支持,以提高患者自身的抵抗力及组织修复能力。
糖尿病足的形成与患者免疫细胞功能异常和炎症免疫应答受损、外周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病变及组织供氧不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