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村落园林化剖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徽州古村落园林化剖析

徽州古村落园林化剖析   摘要:徽州古村落整体呈现出园林化意境的独特魅力,在众多地域性古村落中独树一帜。本文对徽州古村落园林化产生的基础、村落布局、环境完善、构建园林化村落整体环境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期对新农村建设、都市住区规划、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以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徽州;村落园林化;园林要素;借用   中图分类号:K92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0)04-0189-04      徽州地域的古村落分布。早期以当地山越土著的零散聚居形式为主;自东晋、唐末、南宋三个时期,由于中原大族迁移,徽州古村落初步形成。随着中原文化和技术的传播交流,至明初,村落构建达到较大规模;明弘治至清道光年间,已达到繁荣鼎盛时期;清咸丰后。徽州村落开始逐渐萧条衰落。徽州古村落经历百年沧桑,仍保持着完整性、和谐性。   与徽州古村落所处地缘文化有相似之处的苏南古村落,其聚落空间多随河流两侧延展、排列,河道自然曲折,民宅临水而建,形成独特的水巷,小船于水巷中往来穿梭,呈“家家临水,户户瞰波”的江南水乡风貌。与徽州古村落所处地貌特征有相似之点的湘西古村落,或依山而建,或缘水而建,湘西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独特性,使其整个村落披上神秘的面纱,粗犷、质朴,富有“原始”的自然天真。徽州古村落的构建,与苏南古村落、湘西古村落等大异其趣。其整体呈现出园林化情境的独特魅力。在众多地域性古村落中独树一帜。   徽州古村落园林化构建有其独有的环境条件、社会根基、人文理念和经济基础。   徽州境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大自然对徽州人慷慨丰厚的赠与,孕育出与秀丽山川相得益彰的村落园林化意境。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自然景观为徽州古村落园林化铺垫了秀美的环境条件。   徽州普遍是一村一姓,以姓氏为基础划地聚居,世代相沿,根深蒂固。单纯的社会结构,宗族礼法的凝聚力、号召力和统筹力,以绝对的宗族权威规划村落,依自然山水,融园林理念,成为徽州村落园林化的社会根基。   徽州是“朱子桑梓之地”。朱熹倡导“中和”,强调“养情性”,“育人才”,“事神祗”,“和上下”的美学思想,追求完整、永恒、活泼生动、“天人合一”的和谐宇宙精神。宋明理学为徽州古村落园林化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人与环境的互生统合,成为徽州古村落园林化构建的人文理念。   明嘉靖之后,至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达于极盛。徽商视家乡村落为后花园,把大部分利润回报家园的建设与美化,不遗余力地精雕细刻,使村落更显魅力。徽商是古村落建设的投资主体,是古村落发展兴盛的坚实雄厚的经济基础。   根据不断的考古发掘和对古代诗歌(如《诗经》)的深入研究发现:原始村落及周边园圃和树木绿化等实用性土地,是中国园林的雏形之一。由此观之,徽州古村落园林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园林本源的回归和延展。   徽州古村落建设,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规划师。但徽州古村落融汇了园林的基本要素,从其村落布局、环境完善、构建园林化整体环境方面,可以体会徽州古村落建设的智慧。      一、选址的匠心独具      选址,是古村落营造理想人居空间的第一要务。徽州古村落选址刻意追求尊崇自然、保护环境,又富于生机活力的独特的生态聚居空间。   徽州万山耸立,山,必然成为村落选址的主要构成要素;民俗认为“山厚人肥,山清人秀,山驻人宁”,所以,山之厚、清、驻的品质就成了民居选址首要标准。对水的需求及对水的防范,是村落选址的另一重要标准,“所谓水者,取其势之高燥,无使水近。亲肤而已,若水势屈曲而又环向之,又其第二义也。”徽州村落选址大都利用天然地形,依山傍水、枕山环水、背山面水、负阴抱阳,随坡就势。黟县《尚书方氏族谱》对村基选址的记述:“慕山水之胜而卜居焉……阡陌纵横。山川灵秀,……左右河水回环,绿林阴翳”,表明徽州古村落选址。开始就十分注意自然山水之美并充分考虑景观特色。徽州《湾里裴氏宗谱》对村基的描述:“面亭子而朝印山,美景胜致,目不赏给。前有溪,清波环其室;后有树,葱笼阴其居。”可以认为,徽州古村落选址理念是智慧的、审美的,利用自然环境营造最适宜的人居环境。      二、布局的巧妙安排      徽州古村落的营造者们按照理想模式,融人多重人文因素。使山水更加怡情宜居。黟县宏村整体结构可以说是徽州村落建设的典范。宏村的设计者们,十分注重村落的整体布局和规划,一面依托自然山水,一面按照自己对水的理解调用。它依山傍水而建,民宅、书院、祠堂、路桥等建筑群,与水圳、月沼、南湖等水系。统合为一大整体。宏村最令人惊绝的亮点,是对水系的创造性规划设计。设计者截流河水,让山涧之水顺坡而下。稳定的水流落差。构成村内稳定的水系。然后沿着每家房屋修建水渠,清澈见底的溪水可以从家家户户的门前流过。南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