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述南天山成矿分布及找矿远景区划分
浅述南天山成矿分布及找矿远景区划分
[摘要]南天山是天山地槽褶皱区一个最重要的成矿带。它从西北的苏尔塔努伊兹达格近东西向大弧形山脉延伸到东边的巴希和科克沙尔山脉然后进入中国境内。它占据着吉尔吉斯加盟共和国南部、塔吉克共和国北部和乌兹别克共和国的中部与东部。本文主要对南天山成矿分布进行分析,并对南天山找矿远景区进行了划定。
[关键词]南天山 成矿带 远景区
[中图分类号] F41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8-27-1
1区域地质构造及其基本特征
南天山属于华力西褶皱系,是华力西运动发展最为完全的一个地区。对该区的下构造层(志留系-下泥盆统)可划出一系列发生于原生拗陷上的带。如吉萨尔-东阿赖(南天山西段)优地槽拗陷和阿赖-科克沙尔(南天山东段)冒地槽拗陷等。
中泥盆世时产生的次生拗陷,充满了安山岩建造,这是在志留纪-早泥盆世堆积了碳酸盐岩建造的构造上产生的,如拉翁库尔拗陷和捷克利托尔拗陷。晚古生代又进一步形成了复理石和磨拉石建造的叠加拗陷,如卡拉恰特尔和科克沙尔。南吉萨尔刚性地块边缘上产生的南吉萨尔华力西期火山拗陷具有特殊位置。
2区域成矿特征及成矿带分布
南天山的成矿作用最有意义的首先是华力西-构造岩浆旋回,特别是其造山阶段。该成矿地区只要与火山有关的矿产都与这一阶段有关。前寒武纪和加里东旋回也有铜、金、黄铁矿-多金属、锰的矿化以及含矿火山-沉积层的形成。该成矿带可划分为以下成矿亚带。
2.1北布坎套南成矿亚带
位于剧烈变动的暗色岩地层中,贝加尔旋回的岩浆作用形成拉班玄武岩。后转为海绿石页岩,无有关矿化。在加里东、华力西旋回的造山期形成了与碱性橄榄石玄武岩浆有紧密联系的锌、铜黄铁矿含金型矿床,可能在同一时代早石炭世-中石炭世晚期火山沉积岩层中有重晶石的交代矿层。固结后的构造-岩浆-矿化作用表现为形成碱性玄武岩类岩墙,伴随有少量汞矿化。
2.2南布坎套成矿亚带
发生于晚元古代洋壳型地层中,为一比较浅的自生槽谷。贝加尔构造-岩浆旋回有拉班玄武岩类火山作用。加里东、华力西构造-岩浆旋回的造山幕时期,形成晚古生代的金、银矿床以及锑、多金属和部分铜的矿化。金和稀有金属是该带的特征矿化,对于成矿时代有不同认识。一种看法认为属晚前寒武纪-早古生代,金矿层属卡拉善组(岩系的绿片岩部分)和科克帕塔斯组。这种观点的正确性为在切穿中泥盆统灰岩的辉石云斜煌斑岩墙中,发现角砾状含可见金的石英岩捕虏体和含金多金属矿化物石英碎块所证实。另一种看法认为该矿带有两个含金时代,一为加里东期(金黄铁矿型),另一为华力西期(交代岩金、多金属硫化物石英型)。
2.3南吉萨尔成矿亚带
该带位于厚层大陆壳之上。玄武岩浆作用相对较弱。这里岩浆作用和金属成矿区的含矿性是相应的,其成分特征为具多金属、稀有金属和萤石矿床,同时还广泛地分布有亲铁、亲铜矿化。该带广泛发育石炭纪和二叠纪岩浆作用,为一岩浆成因带。成矿方面总的有萤石、稀有金属、部分铅-锌和铜矿床。可划分两个与火山有关的矿带:
2.3.1杜查霍矿带
为南吉萨尔带的火山-深成岩分支带,这里大量分布有造山幕前的火山岩(辉绿岩、安山岩、纳长斑岩)和造山幕后的火山岩(流纹岩、粗面安山岩)及其次火山岩以及基性、中性和酸性侵入岩体。与早石炭世火山岩层有联系的是铜-锌-黄铁矿型小矿点,与早二叠世火山岩及次火山岩有关的有石英脉型多金属矿、铋矿、铜矿、稀有金属以及黄铁矿。
2.3.2佐满布成矿带
实质上是南吉萨尔深大断裂的缝合地带。在中、下石炭统火山岩(辉绿岩、玄武玢岩、纳长斑岩)及下伏地层中发现有铜-黄铁矿型矿化。
2.4霍列兹-拜松成矿亚带
该成矿带大致与吉萨尔-霍列兹火山岩-深成岩带相当。该带在前寒武纪基底上丰要发育泥盆-石炭纪碳酸盐岩建造和较少的二叠纪火山岩建造。因此决定了该带的成矿特征以黄铁矿-多金属占优势,其次是金、萤石和稀有金属。该带可划分为两个矿带:
2.4.1拜松矿带
广泛发育包括变火山岩的太古-元古代变质岩。其上为中、上泥盆统碳酸盐岩组合、下石炭统灰岩-砂岩-石英斑岩组合和早二叠世的砾岩-砂岩-石英斑岩组合。在前寒武纪杂岩中,可能有古地槽时期的铅-锌层控矿床(布罗肯-希尔型)以及在显生宙热液交代作用下形成的铜、铅、锌和稀有金属矿点。华力西早期阶段的早石炭世,出现了叠加的火山岩带,形成了包括流纹岩建造的海底火山-沉积杂岩。这些杂岩在空间分布和形成上与黄铁矿-多金属和银-多金属建造的矿床有密切联系。火山-断陷构造的含矿情况,大体上都具有黄铁矿-多金属矿化的专属性。矿石主要组分(铅、锌、铜、黄铁矿、银)有变化,矿体形态亦受构造形态影响而有差别。例如卡拉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