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微型课教学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四年级微型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微型课教学设计   篇一:微型课教案   《观 潮》微型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顺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本文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摹状的写景方法。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的弄潮儿。   【教学重点】   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   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摹状的写景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看过涨潮的壮观景象吗?下面请观看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的“钱江涌潮”(课件展示“钱江涌潮”及观潮盛况)。同学们,钱江涌潮从海宁角度看最为壮观。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海宁涌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势如万马奔腾;云移至岸,浪卷轰雷,卷起“千堆雪”。双龙相扑“碰头潮”、白练横江“一线潮”、蛟龙脱锁“回头潮”和月影银涛“夜半潮”,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让我们去感受钱江涌潮吧!   二、介绍作者和背景   1.请学生介绍作者,教师补充。   周密( 1232—约1298)南宋文学家。家公谨,号草窗、四水潜夫等,原籍济南,后为吴兴(今属浙江湖州)人。宋末曾任义乌令等职,宋亡不仕,以歌咏著述自娱。其词讲求格律,与吴文英(梦窗)并称“二窗”。他工诗能文,亦善书画。著有《草窗韵语》、《草窗词》、《武林旧事》、《癸辛杂识》等。此篇选自《武林旧事》。《武林旧事》一书写于宋亡之后,书中缅怀先朝旧事,感慨世事盛衰无常,记载南宋岁时风俗、市井娱乐与游观之盛。   2.介绍背景。   杭州在南宋时称临安,是国都。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转载于: 小 龙文档 网:小学语文四年级微型课教学设计)标的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人们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狂热。   三、初读,整体感知,通文意   1.请同学听配乐朗读。听准字音和节奏,初步感知语言美,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气势。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3.四人一小组,将自己不会翻译的词、句在小组内讨论、探究,仍解决不了的可等会儿再提出。   4.全班范围内提出在翻译课文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5.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文中的四段,依次描绘了什么画面?给它们起个名字。   明确:作者描绘的四幅画面分别是海潮图、演习图、弄潮图、观潮图。   四、研读,合作探究,知内涵   1.课件展示研读目标。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写出了江潮怎样的特点?   (2)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形、绘色地描写了这一壮美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   篇二:四年级语文下册《中彩那天》微课堂教学设计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麻虎镇中心小学 李红哲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理解父亲所面临的道德难题,体会父亲崇高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难点:理解父亲所所面临的道德难题,体会父亲崇高的精神世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由“神情严肃”一词作为切入点,直入主题。   今天就让我们回到《中彩那天》,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划出文章的生字和词语。(指导书写“拨”字)   2、文章围绕“车”,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研读赏析,体验情感。   1、如果你是那位父亲,面对一辆崭新的奔驰汽车,如果你想把这辆车留下来,你会为自己寻找怎样的理由,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找能把汽车留下来的理由,并用波浪线画出来。   A、家庭生活条件: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   很拮据。理解拮据,读出家庭的困难 。   B、自己的梦想: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理解梦寐以求,读出对汽车的渴望   C、库伯家比他们家富有:   D、库伯并不知道这事。   E、这张彩票是我买的。   F、商店的扩音器高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表明这辆车已经属于我家。(人尽皆知)   过渡:多么充分的理由啊,父亲他真的是太需要这辆车了!那就把车留下来吧?为什么要还了呢?你就是文中的父亲,你来说说原因吧! 因为

文档评论(0)

dajia1q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