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律诗教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述律诗教学

浅述律诗教学   摘 要:读解一首律诗,必须从“格律”和“意境”两个方面来把握。杜甫“晚节渐于诗律细”,其五律名作《旅夜书怀》由于格律的规定,一些字句的语序已经倒置改变。此诗前两联偏于写景,重于艺术锤炼;后两联偏于抒情,重于思想阐发。但就其整体来看,语言结构艺术的锻炼与思想情感的抒发又是浑然一体、密不可分的。若忽视此诗的格律特点,则不能很好地理解其意境。   关键词:杜甫 《旅夜书怀》 格律 意境   一、律诗教学的关键   对于古代诗歌体裁的辨析,明人最为精详。关于律诗,明初的吴讷在《文章辨体序说》中指出:“律诗始于唐,而其盛亦莫过于唐。考之唐初,作者盖鲜。中唐以后,若李太白、韦应物犹尚古多律少。至杜子美、王摩诘则古律相半。迨元和而降,则近体盛而古作微矣。大抵律诗拘于定体,固弗若古体之高远,然对偶音律,亦文辞之不可废者。故学之者当以子美为宗。其命辞用事,联对声律,须取温厚和平不失六义之正为矜式。若换句拗体,粗豪险怪者,斯皆律体之变,非学者所先也。杨仲弘云:‘凡作唐律,起处要平直,承处要舂容,转处要变化,结处要渊永,上下要相联,收尾要相应。最忌俗意俗字,俗语俗韵。用功二十年,始有所得。’呜呼,其可易而视之哉!”而明中叶的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说》中进一步溯源道:“律诗者,梁陈以下声律对偶之诗也。……唐兴,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号为律诗,其后寝盛。虽不及古诗之高远,然对偶音律,亦文章之不可缺也。……其诗一二名‘起联’,又名‘发句’,三四名‘颔联’,五六名‘颈联’,七八名‘尾联’,又名‘落句’。……至论其体,则一篇之中,抒情写景,或因情以寓景,或因景以见情。大抵以格调为主,意兴经之,词句纬之;以浑厚为上,雅淡次之,秾艳又次之。若论其难易,则对句易工,结句难工,发句尤难工,七言视五言为难,五言不可加、七言不可减为尤难。”细较两段文字,吴说“固弗若古体之高远,然对偶音律,亦文辞之不可废者”,徐说“虽不及古诗之高远,然对偶音律,亦文章之不可缺也”显然承吴说而来,“对偶音律”在二人眼中正是“律诗”区别于“古诗”的关键所在,也就是格律。王国维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因此,我们认为,读解一首律诗,必须从“格律”和“意境”两个方面来把握。为符合格律的需要,律诗的字句会产生一些异于正常语序的变化,了解格律,有助于我们对律诗字词的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读解一首诗的意境。唐人律诗,以杜甫为最,前人已有定评。明人胡应麟曰:“五言律体,工部气象巍峨,规模宏远,错综幻化,不可端倪。……皆神化所至,不似从人间来者。”因此,我们试以杜甫的五律名作《旅夜书怀》为例来读解律诗的“格律”和“意境”。   二、《旅夜书怀》的格律特点   《旅夜书怀》全诗如下: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此诗的写作时间有两种说法。通行的说法是,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杜甫携家人到成都投靠好友严武,在其帮助下,杜甫本可以在成都长久居住,不料严武在第二年(765)四月突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带着家人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这首五言律诗大概是他舟经渝州、忠州一带时写的。但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这首诗作于768年,写江汉平原的景色,从“星垂平野阔”一句来看,是有道理的。因为渝州、忠州一带多山,恐怕难以看到广阔的“平野”。   无论如何,这首诗作于杜甫的晚年。晚年的杜甫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也不做官了;漂泊在船上。作这首诗时,杜甫已经无所依靠,不得已去夔出峡,转作楚游,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地表现了诗人彼时的心情和人生态度。   杜甫说“晚节渐于诗律细”,此诗格律的基本特点是:仄起仄收式,首句不入韵;韵脚为舟、流、休、鸥四个字;不仅中间两联对仗,而且首联也对仗。律诗要求一句之中每两个音节平仄相错,同时一般规定“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一联之中,第一个双音步平仄应相对,否则“失对”;两联之间,第一个双音步平仄应相粘,否则“失粘”。此诗颔联、颈联、尾联出句的第一、三、五字有的平仄不合正常规定,如“平”“名”“何”“天”四个字都该是仄声字,但都平了,无碍。古汉语中有入声字,属于仄声,此诗中“独”“阔”“月”“一”都是入声字,其中“独”“一”现代汉语是阳平和阴平,已经不是仄声字了,“阔”“月”现代汉语读去声。由于格律的规定,此诗的一些字句的语序已经改变。“独夜舟”应该是“独舟夜”之倒文,“月涌大江流”正常语序应该是“大江流月涌”,因为押韵和平仄的考虑,就调整了语序,否则不合格律。“名著”或“著名”、“休官”本是成词,也是出于符合格律的需要才把正常的语序“岂文章著名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