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主神明与脑主精明之争.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主神明与脑主精明之争

台 灣 心 理 諮 商 季 刊 Taiwan Counseling Quarterly, 2016 年,8 卷 4 期,29-35 頁 2016, vol. 8 no. 4, pp. 29-35. 心主神明與腦主精明之爭 曲麗芳 摘要 本文回應劉天君教授《心主神明,心智成長,心理健康》評論意見一文,和 閆少校教授《精神心理,誰主神明?》一文。筆者對二位教授的專業水準由衷欽 佩,對中肯評價表示接受並感謝,對文中提及的異議部分從「意識源起之辨、腦 主神明與心主神明之爭、氣機與情緒情志關係」三方面作進一步探討,不妥之處, 敬請斧正。 關鍵:意識源起、心主神明、腦主精明、情志學說、氣機運行 曲麗芳 上海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傷寒金匱教研室(Lifang_qu@163.com ) 29 壹、意識源起之辨 劉天君教授認為筆者的《心主神明,心智成長、心理健康》一文「所採用的 邏輯框架主要來自現代心理學的意識結構與認知過程。」其實「意識結構與認知 過程」並非來自西方心理學的舶來品,《黃帝內經》中就有相同的辭彙和詞意,中 醫自古有之用之,只是近代西學東漸,國內科學唯物主義盛行,使「形神合一, 形神並重」的傳統中醫學轉向「重形輕神」的研究和發展,忽略了《黃帝內經》 中的心理學內容,使其深藏不顯,難為今人所知。 《黃帝內經·五藏生成篇第十》:「五藏相音,可以意識。」此「意識」與現 代心理學的「意識」並無本質區別。甲骨文「意」寫作「 」。下部為心,示 心(神)是意識的主體;中部為口,言為心聲。意有「意識、意念、意會、意象、 意思、意境、意向、主意、意志」等多重含義。《說文解》(許慎,1963): 「意,志也。從心察言而知意也。」說明意識的獲得由心所主,並由口說出後才 可知「意識」有無獲得。又言:「志,意也。」其意有二:一言「意志」密不可 分 ,二言「意」有記憶屬性。「從心察言而知意」是對中醫心理學理論體系中的 意識獲得過程的概括。《黃帝內經·靈樞·本神第八》對其有更詳盡闡述:「所以任 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意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短短三句話濃縮了人類意識 獲得過程的三個必要步驟:第一句,心主「任物」,言心(神,又稱識神)既是 認知過程的主宰,(欲視、欲聞)也是意識產生的主體(所見、所聞)。心神在 外可通過眼耳鼻舌口五官神竅感知外部資訊(君為五官之長,五官皆為心之使)(鬼 穀子,戰國/2011 ),在內可通過五藏六府感知體內各種變化。《黃帝內經》曰: 「心為五藏六府之大主。」第二句,心神將內外資訊即時加工處理得出「意」─ 即刻反應得出的意念、意思、意境……,但此階段的「意」僅僅是一個即時思考 反應,還不能成為真正心理學意義上的「意識」。第三句,將「意」貯後具有 「志」的記憶屬性,並能以語言說出或行為表達的才算是完整的、真正心理學意 義上獲得了意識。 《說文解》釋:「意,志也。」又釋:「志,意也。」「志者、記也、知也。」 「志 」甲骨文寫作「 」形上部可理解為心主「任物」過程中的資訊輸入, 下部可理解為加工處理後的「意識」輸出。大器所用,升降出入。小篆寫作「 」 形下部示心,上部似出,與 下部為心,意義相同,「意志」二的形 初意都表明心是「任物」的主體,思考處理資訊的主體,「意識」產生的主體。中 為口。意為由心「任物」所接受感知的資訊,經初級思考後獲得即時意念,明白 意思後貯轉化為「志」,並以言行作出回應的才是真正完成了一次意識獲得過程。 這與 Freud (1990/1998)的「凡能為我們所意識到的,必得經過第二個心理步驟 30 所認可……意識是一種特殊的心理行為,它是由感官將其他來源的材料,經過一 番加工而成的產品。」觀點近乎一致,但比其還多了一個「意之所謂之志」的 過程。意的本意是意識,但

文档评论(0)

tangzhao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