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汉英词义差异及其文化内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述汉英词义差异及其文化内涵

浅析汉英词义差异及其文化内涵   [摘要] 汉英词语意义不对等,往往是因中西民族文化的差异而引起词汇概念空缺或者词语意义和文化内涵不等值,这种差异在语言学习中应引起重视。本文试就英汉词语意义的差异及其文化内涵做些基本的归纳。   [关键词] 汉英词语 词语意义 差异 文化内涵 词汇空缺 不等值      一、词语的文化内涵   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词语的含义是在其所处的民族历史和文化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深刻地反映着该民族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心态,与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连接在一起,涉及到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风俗习惯,价值标准乃至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内容。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和文化的对等是极为少见的。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汉民族和英美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去甚远,因而汉语词汇系统中某些反映汉民族文化特有事物的词语,在英语里却没有表达该事物概念意义的对应词,出现概念空缺;汉民族和英美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又造成汉、英语许多词语的意义不等值,甚至截然不同。   二、词语文化内涵不同导致词汇概念空缺现象   词汇概念空缺现象是指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一种语言有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也许没有对应或契合的词。这些词语有的源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不同,有的源于社会生活的不同。谭载喜教授认为,词语之间的词汇空缺可概括为五大类:   (1)由于生活环境、生活经验的差异而引起的词汇空缺;(2)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而引起的词汇空缺;(3)由于宗教信仰不同而引起的词汇空缺;(4)由于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同而引起的词汇空缺;(5)由于语言及非语言(指文化)原因而引起的词汇空缺。   现分述如下:   1.由于生活环境、生活经验的差异而引起的词汇空缺   一些具有独特文化意义的汉语词语在英语中缺乏对应词,例如:桃符,气功饺子;英语中具有文化背景的词语在汉语中的词汇空缺现象也十分常见。例如:cheese cake(奶酪蛋糕)指女性健美照;beef cake(牛肉蛋糕)指男性健美照;Lazy Susan(懒惰的苏珊)指一种盛食品的自动转盘,供顾客选用。此外汉语中由颜色构成的词语如:“红眼病”、“红白喜事”“红杏出墙”、“又红又专”、“戴绿帽子”等都具有独特的文化涵义,在英语中很难找到语义或涵义相对应的词语。而英语中的blue boy(蓝色的男子),指经过变性手术,由男性转变为女性的人;Pink Lady(红妆女人),指一种鸡尾酒名,用杜松子酒和白兰地酒混合而成,等等,在汉语中属词汇空缺。   2.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而引起的词汇空缺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因而反映这些方面的语言也必然会显现出迥异。例如:中国人把娶媳妇、贺生日(寿)称为“红喜”,把老人逝世称为“白喜”。对于没有接触过中国文化的英美人来说,把娶熄妇说成“红喜”并不费解,英语就把喜庆日称为“red-letter day”。但要把上年纪人的逝世也当成一大“喜事”,这就令他们感到奇怪了。因此,与英美文化相比,把死人称作“白喜”是中国文化的个性,在英美文化中是存在空缺的。而在英美国家的婚礼中,新娘穿着白色的婚纱,象征着新郎新娘的爱情“纯洁无暇”,以及新娘对新郎“忠贞不渝”,这是英语中对白色所赋予的蕴意。因而就有了“whiteday”(吉日),“daymarked with awhite stone”(幸福的日子)的说法,这对许多中国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因为白色在中国多与丧事有关。英语和汉语在“白色”的喻意上的差异就构成双方在这方面的概念空缺。   3.由于宗教信仰不同而引起的词汇空缺   汉文化深受佛教的影响,因此,汉语中的“观音”、“玉兔”、“青鸟”和“土地庙”等均具有独特的中国文化内涵。同时,汉语中还有不少借用神庙、和尚、佛等做比喻的习语。如“僧多粥少”、“借花献佛”、“菩萨心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等在英语中便出现词汇空缺。而英美人则深信基督教,基督教的经典《圣经》一直被认为是西方精神文明的重要支柱。其中的许多典故常被人们用来描述当代的人或事。如:The Tower of Babel巴别塔,《圣经》中诺亚的后代兴建中的一座通天塔。因此事触怒了上帝,所以上帝搞乱他们的语言,使其彼此无法交流沟通,通天塔的建造就半途而废。The Tower of Babel喻指无法实现的计划或混乱的局面,这在汉语中也属词汇空缺。   4.由于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同而引起的词汇空缺   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文化里可以包含不同价值,引起不同联想,具有不同内涵。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的“狗”常带有“令人讨厌、卑鄙”等贬义,像“走狗”、“狗奴才”、“狼心狗肺”等,“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狗腿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