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短文两篇》— 《日》、《月》八下
《短文两篇》—— 《日》、《月》八下
《短两篇》—— 《日》、《月》教学设计
贵溪市二中 邓荣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掌握一定的自读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目标: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为追求光明、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为追求光明、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精神
教学辅助:多媒体
教学时间: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进入情境
一年前的初秋,一个纯净灵魂告别,整个中国屏住呼吸对他说:“老人啊,一路走好”。巴金走过了一个世纪的风云 坛巨星陨落,今天我们学习巴金的散诗,在这个日子里,谁愿意为我们这一节说一句话。(谨以此悼念巴金先生)
二、初次朗读 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可以大声读,也可以默读。
2、交流读后体会。
3、教师点拨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同时提出问题:《日》、《月》是巴金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散诗,那时,中华民族大敌当前,当时情境下的我们中国人的主要情感是什么?你能把这和日、月、飞蛾、夸父、嫦娥等建立起联系吗?请大家思考一下,也可以讨论。
4、投影展示:《日》、《月》散发着作者忧郁而又热情的青春气息。《日》表现了作者热情洋溢的一面,在那个没有了光和热,只有黑暗的寒冷世界,我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的日球,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追求理想的人生。《月》则表现作者细腻幽静的一面,作者赞颂姮娥为一个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妄想改变“月”这个冰冷的星球。姮娥是作者理想精神的化身。这两篇都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
三、技巧朗读 领会情感
1、学生自由谈对朗读的想法:正确、流利、有感情。
2、教师引导朗读前要做的准备:如何领会作者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3、指出学生朗读时的优点与存在的不足,教师作总结:首先要很好地理解原作,其次要具有一定的朗读技巧。出示知识链接。
(1)巴金其人 (2)写作年代 (3)生字生词
(4)朗读方法 ()表现手法 (6)引申想像
(1)巴金其人 巴金(1904112 - 2001017)原名李尧棠,字沛甘。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 现、当代著名学家。。1927年赴法国,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1928年冬回国,居上海,数年之间,著作颇多。主要作品有著名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2)写作年代 这两篇作品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42年,其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侵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的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
(3)生字生词
旸(áng) 姮(héng) 皓(hà) 浸(ìn)
一撮(uō)灰,撮,量词。 一瞬(shùn)间,一眨眼,转眼。
寂寞:孤单冷清。倘使:假使 长空:辽阔的天空皓月:明亮的月亮。
咏叹:歌咏。 舍弃:放弃。甘愿:心甘情愿。 凭栏:依着栏杆。
飞蛾扑火:飞蛾扑到火焰上,今比喻自取灭亡。
(4)朗诵方法
常用的表达手段有:停顿、重音、语速、句调。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可给听众一个领略、思考、理解、接受的余地。重音指对某些词语进行强调。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一般说,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句调,在汉语中,字有字调,句有句调。句调又称语调,是指语句的高低升降。句调可分为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升调(↑),一般用表示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降调(↓),一般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表示肯定、坚决、赞美、祝福等感情。平调(一),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可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曲调,这种句调常用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语气。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表达手段,如笑语、颤音、泣诉、重音轻读等。
()表现手法
《日》这篇短通过飞蛾扑火,夸父逐日这两个事例,赞美了他们为追求光和热的英勇献身精神,表达了自己宁可轰轰烈烈的战死,也不愿寒冷寂寞地偷生的战斗决心。《月》这篇短,通过对寒冷月光入侵的细腻感受,写现实世界的寒冷和毫无生机,赞颂了姮蛾一样为改变清冷现状而不惜牺牲的献身精神的人。
作者用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托飞蛾、夸父,借这两个形象作为追求光明、宁愿献身的象征,借姮娥奔月,作为追求光和热、创造美好未生活的象征。中国的抗战是非常艰苦的,整个民族遭受劫难,沉入没顶的黑暗之中,在这短里,巴金既表达了个人心声,也表达了民族情感。他个人的人生态度,也在这些精美的语句里。
(6)引申想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