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述泾县蚕桑业振兴的思路
浅述泾县蚕桑业振兴的思路
摘 要:简要介绍泾县蚕桑业发展历程,指出当前蚕桑产业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分析振兴泾县蚕桑业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蚕桑产业;存在问题;思路;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8-82-02
1 基本概况
泾县位于皖南山区,南依黄山,西临九华山,襟抱太平湖。全县总面积2 059km2,辖11个乡镇,153个行政村,总人口35.8万人。全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6℃,无霜期240d,年平均降雨量为1 500mm。共有耕地面积19 733hm2,人均耕地不足667m2。泾县是传统的山区农业县,人多地少,发展蚕桑产业历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蚕桑产量位居全省第一,被授予“?王牌茧”称号,“?大叶瓣”桑入选全国优良桑树品种,1988年迈入“?万担茧”行列,1997年进入蚕桑发展的鼎盛时期,全县桑园面积2 885hm2,年饲养蚕种7.8万盒,蚕茧产量3 127t,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加之茧价的波动,我县蚕茧产量呈现逐年下滑趋势(表1)。
2 我县发展蚕桑的优势
蚕桑产业一直是我县传统优势产业,历届政府都把发展蚕桑生产列入农村经济的十大主导产业之一,曾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作出了重要贡献,振兴蚕桑产业仍具有众多的优势。
(1)蚕桑生产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我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养蚕习惯,有一大批对蚕桑生产有感情懂技术的养蚕能手。
(2)有优越的自然和气候条件。我县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栽桑养蚕能够很好的绿化环境,涵养水源,符合我县生态立县的长期发展战略。
(3)有一批多年从事蚕桑工作的技术力量。全县在岗蚕桑技干30多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9人,初级职称7人,可为蚕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4)有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和生产加工能力。全县有缫丝企业一家,蚕茧收购站21处,专业催青室一处。
3 当前面临的困难
从2013年蚕桑生产情况来看,我县蚕桑生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农民栽桑养蚕的意愿降低,制约和影响发展的因素较多,根据近年来的调查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由于农村劳动力大批转移,茧价的比较优势不复存在,出现了部分桑园抛荒和半抛荒现象,加之烟叶、吊瓜籽等产业的兴起,出现了与桑园争地,另外河沙的私挖乱采也毁坏大批河滩地桑园。
(2)蚕桑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不高,长期以来保持着传统的家庭生产方式,以手工操作为主,经营规模小;现代设施应用少,机械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得不到提高,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全县仅有蚕桑专业合作社1家,年饲养蚕种10盒以上的大户不足100户。
(3)蚕桑生产基础薄弱。全县1/2以上桑园零星分散,树龄老化,水利设施不配套,抗灾减灾能力弱。加之目前从事蚕桑生产的多为中老年人对新技术接受程度参差不齐,科学养蚕水平低,劳动力欠缺,对桑园管理粗放,特别是对零星桑园采收困难,大多数蚕农投入不足,副产品利用开发程度较低。
(4)受市场行情、环境气候以及饲养水平等影响,蚕病时有发生,造成蚕茧产量不稳,效益不高,蚕桑生产具有较高的风险,稍有不慎可能导致颗粒无收。
4 发展蚕桑生产的思路和对策
4.1 积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提高社会化组织程度 大力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社和养蚕大户,在重点乡镇组建1~3个专业合作社,重点村发展5~10户养蚕大户。通过专业合作社内部的分工协作可以有效缓解部分蚕农劳力欠缺问题,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根据以往的经验,专业大户抵御风险能力强,生产水平高。如最大的养蚕专业村桃花潭镇新民村,该村总农户596户,2 134人,其中养蚕户达566户,占全村总农户的95%,桑园面积、蚕茧产量、667m2桑产值均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2年桑园面积133.3hm2,春蚕饲养量2023盒,蚕茧产量101.2t,产值303.5万元,户均养蚕收入5361元。
4.2 大力推进蚕茧产业化经营 组织招商引资,积极推行土地流转,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创办蚕桑龙头企业,采取返租倒包或股份制等形式,将全县抛荒桑园集中统一管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逐步建设集中连片的规模化园区,利用大量闲置的中小学校舍改建为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标准化蚕室。吸纳农村剩余劳力,并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同时鼓励丝厂与专业合作社实施“?订单蚕业”,确保优质优价,签订最低保护价收购,实行二次返利,让农民吃下“?定心丸”。
4.3 积极发展社会中介组织,解决季节性用工难问题 许多养蚕大户,每逢大蚕期,一直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1看一看(一).pptx VIP
- 四边形难题50道.pdf VIP
- 9.3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课件(共35张PPT)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pptx VIP
- 陕煤电力信阳有限公司笔试考什么.pdf VIP
- 2025年海权与制海权海军指挥学院章节和期末答案.docx VIP
-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九讲混一南北与中华民族大统合 (元朝时期)-2025年版.pptx VIP
-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讲中外会通与中华民族巩固壮大(明朝时期)-2025年版.pptx VIP
- 能源管理体系GT23331-2012.docx VIP
- Dead Poets Society《死亡诗社》电影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docx VIP
- 飞屋环游记(中英文台词).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