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家人的空中楼阁
俗语说“高楼万丈平地起”,然而有时也会有例外。散布于湘鄂川黔四省接壤地区的土家吊脚楼就是这样神奇的民居建筑。这种建筑虽然往往只有二三层高,但它“吊”在水面和山腰之间,屹立于山水之上,好似空中楼阁,形象飘逸,十分奇特。
久居土家山寨里,仿佛觉得离喧嚣繁华的大城市很遥远似的。山区的公路修通了,山里人手头也,有钱了,于是,山里人便想走出去看看外面的大城市是什么样子,而城里人呢,这时却希望到深山老林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去体味一下那种古朴的民族风俗和传统文化。当我们还在去石柱的长途汽车上时,友人们便向当地人打听着土家人的乡土风情。在我们愉快的交谈之中,车已停靠在石柱土家山寨。
小桥流水人家
石柱土家山寨地处川鄂交界线上,坐落在一个大峡谷底的盆地中央。山青水秀的石柱土家山寨,是一幅充满民族气息的巴渝风情画:弯弯曲曲的青石板路,延伸到茂林修竹的吊脚楼下,一座座依崖而建的土家吊脚楼,依山取势,古朴典雅,一条山溪从吊脚楼前淌过,吟唱着悠悠古调,弹奏着悠悠古乐,组成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图。
石柱多山,山高坡陡,常年多雾,气候潮湿, 自古为巴国管辖,干栏式吊脚楼自然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吊脚楼为典型的“干栏式”建筑,其组合形状常有“撮箕口式”、“转角楼式”、“亭阁式”,古色古香的木楼,充满诗情画意。吊脚楼常建一楼一底,也有二楼一底的,底楼多关猪、羊、牛、马、鸡等牲畜,也有用于放置农具,或碾子、石磨等生活设施,二楼是居室,楼外建走廊,设木栏杆,土家人称“杉栏子”。走廊檐角飞翘,挑枕上有浮雕,刻“丹凤朝阳”、“双龙戏珠”等图案,栏杆和窗根雕刻“万字格”、“寿字框”等装饰图案,造形美观,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走廊也称“耍楼”,是姑娘挑花刺绣、扎“花鞋垫”、对隋歌的场所。
最奇特的是,土家人建筑全木结构的吊脚楼,整座房屋不用一钉一铆,全用小木仿栓接。土家人修建房屋不用图纸,全凭木匠师傅将一整栋房屋的柱头、穿枕等木料的长短,全部画在竹杆上,到立房时,按照符号横穿直套,纵横交错,精密配合,不差分毫。每年秋收后,土家人将一串串火红的辣椒,一串串金黄色的玉米棒挂在屋檐上,点缀着吊脚楼的雅致风景。居住在吊脚楼,既利于避免潮湿,远离虫蛇,又利于健康。
玉带河边的空中楼阁
第二天,我们在一个新雨微蒙的早晨近距离地触摸这个小城。此时,小城悄悄地躲藏在一大片浓雾之中,一排排吊脚楼依山水而建,被一条名曰“玉带河”的小河一分为二。两岸绿树婆娑,吊脚楼的倒影在水中微微荡漾,显得格外幽雅,千古民居吊脚楼,有着她独特的韵味。如果说大城市里的那些造型千奇百怪的高楼大厦是大家闺秀的话,那么吊脚楼就是小家碧玉,清秀、小巧而不失端庄,有一种与大自然的和谐美。
坐着一叶扁舟,悠闲地行驶在小河上,又窄又长的扁舟,正好可以容我们并肩。江水不疾不徐静静地流淌着,撑船汉子响亮的歌声回荡在江面和山岭之间。遥远地就可以看到河岸上临河而建的吊脚楼重重身影,她们立在山上的峭壁上,如临空而建的空中楼阁,楼边飘着几缕山岚。近了,望一望两岸,慢慢后退的吊脚楼,木质的年代已经久远,可是吊脚楼里的生活仍在继续。
一些土家女子,戴着满头银饰,身穿绣花土布织衣,脚着绣花鞋,三三两两群,在吊脚楼的耍楼上精心细致地描龙绣凤,飞针走线;或在小河边用洗衣棒拍打着衣服,再站在水里清洗着。河岸边吊脚楼的檐下挂满一串串火红的辣子,吊着一串串的苞谷。吊脚楼的柱子下,几只鸡在无忧地觅食,旁边一个老人坐在小板凳上,抽着水烟,悠闲地擦拭着他的鸟笼。
吊脚楼里的返璞归真
落脚处的这家客栈,是位于江边的一座吊脚楼。这是一户土家人的家庭客栈。吊脚楼全由松柏木和枫香木镶嵌而成,地板、墙壁还不时散发着清新的木香味。厢房里,整齐地摆放着组合家具、电视机、卡拉OK、洗衣机、电冰箱,古朴的房间,呈现现代春色。厨房用的是液化气,火炉生的是降氟炉,在房子外边还挂上了两个灭火器。听说在土家族农村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有一个叫“火阳”的,它落到哪里,哪里的房屋就会被烧,但它在烧毁前,要数清所有的家产,若是数不清,它就不会燃烧,所以,人们就把头发团塞进瓦隙或门缝,据说就可以逢凶化吉。现在,土家人已经懂得科学防火了。
在居住的日子里,经常看到那些土家人从吊脚楼的窗户伸出一根钓竿,垂人河中,钓上几尾大鱼。正看得兴起时,美妙的土家民歌飘入耳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些音符中火辣辣的情感和地老天荒的纯真。仔细一听,原来或高亢豪爽或缠绵含蓄的歌声来自隔壁窗户里探出头的漂亮女人。冲她微微一笑,也跟着把嗓门甩开唱起来,似乎忘记整个自己……每天,我和友人们都被这样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所感动,只有身在遥远的土家山寨之中,才会产生这样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