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制备和特点-应用化学.PDF

壳聚糖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制备和特点-应用化学.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壳聚糖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制备和特点-应用化学

第28卷 第2期 应 用 化 学 Vol.28Iss.2 2011年2月        CHINESEJOURNALOFAPPLIEDCHEMISTRY        Feb.2011 檵檵檵檵殝 檵 殝 殝檵 综合评述殝 檵檵檵檵 壳聚糖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制备和特点 a b 孙 康  王丽平 a b (四川教育学院 成都611130;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成都) 摘 要 对纯壳聚糖、壳聚糖和聚合物的混合物、壳聚糖和蛋白质的混合物、壳聚糖衍生物、壳聚糖和无机纳 米颗粒的混合物等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制备和特点进行了综述,对部分壳聚糖纳米纤维的应用进行了简述。 关键词 壳聚糖,壳聚糖衍生物,纳米纤维,静电纺丝 中图分类号:O6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518(2011)02012308 DOI:10.3724/SP.J.1095.2011.00194 [1] 静电纺丝技术 的基本原理是: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在外加高压静电场力作用下形成带静电的喷射 流,干燥后形成纳米纤维。其装置主要由高压发生器、带有细小喷头(毛细管或磨平的注射针头)的容器 [2] 和接收装置组成 。目前,已对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形成从电场强度、喷射头到接收装置的距离、聚合物 [36] 的注入速度和聚合物溶液的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将这些纳米纤维收集到接收装置上可 以形成非织造纤维膜、定向纤维束和三维结构的纤维支架,这些纳米纤维均具有表面积大和孔隙率高的 [7] 特点 ,具有广泛的用途。 壳聚糖((14)2氨基2脱氧D葡萄糖)是甲壳素的衍生物,通常用脱乙酰度(DD)(指壳聚糖骨 β 架上自由氨基的摩尔分数)来标记。由于壳聚糖具有无毒、无刺激性、抗菌、抗血凝和生物相容性好、可 [89] 生物降解、能促进伤口愈合等特点,是细胞外基质粘多糖的良好替代物,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广泛 。 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将壳聚糖制成纳米纤维,可以扩大其应用范围。目前已经研制出许多具有独特性质 和潜在应用价值的壳聚糖纳米纤维产品,本文从纯壳聚糖静电纺丝、壳聚糖和聚合物的混合物静电纺 丝、壳聚糖和蛋白质的混合物静电纺丝、壳聚糖衍生物静电纺丝、壳聚糖和无机纳米颗粒的混合物静电 纺丝5个方面对壳聚糖纳米纤维的制备和特点进行了综述,对部分壳聚糖纳米纤维的应用进行了简述。 1 纯壳聚糖静电纺丝 由于壳聚糖中氨基的存在,在酸性溶液中,壳聚糖质子化后变成聚电解质,在静电纺丝过程中高电 [10] 场的作用下,聚合物骨架内离子基团的排斥力增加,限制了连续纤维的形成,经常产生珠状颗粒物 , [11] 所以纯壳聚糖溶液的静电纺丝非常困难。Ohkawa等 首次以三氟乙酸(TFA)为纺丝溶剂成功制得纯 [12] 壳聚糖静电纺纳米纤维,因为TFA可以和壳聚糖的氨基形成盐 ,有效地降低了壳聚糖分子间的相互 作用,使静电纺丝变得容易,另外,TFA的高挥发性有利于壳聚糖TFA溶液静电射流的迅速固化。壳聚 糖的浓度对纤维形态也有影响,当壳聚糖质量分数为6%或更低时,珠状物和纤维共存,当其质量分数 为7%时珠状物明显减少,8%时纺丝效果较好,纤维直径分布范围为390~610nm,平均直径为49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