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集注(南宋)朱熹新格式.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卷一·梁惠王章句上 凡七章。 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魏侯罃也。都大梁,僭称王,谥曰惠。史 记:“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币以招贤者,而孟轲至梁。”王曰:“ 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叟,长老之称。王所谓利, 盖富国强兵之类。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仁者 ,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此二句乃一章之大指 ,下文乃详言之。后多放此。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 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 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 ,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乘,去声。 餍,于艳反。此言求利之害,以明上文何必曰利之意也。征,取也。 上取乎下,下取乎上,故曰交征。国危,谓将有弒夺之祸。乘,车数 也。万乘之国者,天子畿内地方千里,出车万乘。千乘之家者,天子 之公卿采地方百里,出车千乘也。千乘之国,诸侯之国。百乘之家, 诸侯之大夫也。弒,下杀上也。餍,足也。言臣之于君,每十分而取 其一分,亦已多矣。若又以义为后而以利为先,则不弒其君而尽夺之 ,其心未肯以为足也。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此言仁义未尝不利,以明上文亦有仁义而已之意也。遗,犹弃也。后 ,不急也。言仁者必爱其亲,义者必急其君。故人君躬行仁义而无求 利之心,则其下化之,自亲戴于己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重言之,以结上文两节之意。此章言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 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 无不利;殉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已随之。所谓毫厘之差,千里之缪 。此孟子之书所以造端托始之深意,学者所宜精察而明辨也。太史公 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 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常防其源也。故曰‘放于利而行, 多怨’。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程子曰“君子 未尝不欲利,但专以利为心则有害。惟仁义则不求利而未尝不利也。 当是之时,天下之人惟利是求,而不复知有仁义。故孟子言仁义而不 言利,所以拔本塞源而救其弊,此圣贤之心也。”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鴈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乐,音洛,篇内同。沼,池也。鸿,鴈之大者。麋,鹿之大者。孟 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此一章之大指。 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 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 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 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亟,音棘 。麀,音忧。鹤,诗作翯,户角反。于,音乌。此引诗而释之,以明 贤者而后乐此之意。诗大雅灵台之篇,经,量度也。灵台,文王台名 也。营,谋为也。攻,治也。不日,不终日也。亟,速也,言文王戒 以勿亟也。子来,如子来趋父事也。灵囿、灵沼,台下有囿,囿中有 沼也。麀,牝鹿也。伏,安其所,不惊动也。濯濯,肥泽貌。鹤鹤, 洁白貌。于,叹美辞。牣,满也。孟子言文王虽用民力,而民反欢乐 之,既加以美名,而又乐其所有。盖由文王能爱其民,故民乐其乐, 而文王亦得以享其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 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害,音曷。丧,去声。女 ,音汝。此引书而释之,以明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之意也。汤誓,商书 篇名。时,是也。日,指夏桀。害,何也。桀尝自言,吾有天下,如 天之有日,日亡吾乃亡耳。民怨其虐,故因其自言而目之曰,此日何 时亡乎?若亡则我宁与之俱亡,盖欲其亡之甚也。孟子引此,以明君 独乐而不恤其民,则民怨之而不能保其乐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 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诸侯自称,言寡 德之人也。河内河东皆魏地。凶,岁不熟也。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给 其老稚之不能移者。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 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 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好,去声。填,音田。填,鼓音 也。兵以鼓进,以金退。直,犹但也。言此以譬邻国不恤其民,惠王 能行小惠,然皆不能行王道以养其民,不可以此而笑彼也。杨氏曰: “移民移粟,荒政之所不废也。然不能行先王之道,而徒以是为尽心 焉,则末矣。”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 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

文档评论(0)

文档终结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