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述诗歌鉴赏结构类题目
浅述诗歌鉴赏结构类题目
[摘要]诗歌鉴赏题是高考重头戏之一。要想拿到高分,就必须加强对各种诗歌鉴赏题型的日常训练与答题规律总结,以便在考场快速准确答题。
[关键词]诗歌 线索 结构 句子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2(a)-0097-02
1分析诗歌线索、关键词
线索指贯穿整个情节发展的脉络。从内容上来说,它在诗歌中往往表现为“人”“物”“景”“情”“时间空间”等。关键词有时就是揭示线索的词,有时是领起性动词或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词。
高考往往有这样几种设问形式。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简析某字在诗中的作用。诗歌是怎样以某某词来统摄全篇的。
下面以三个例题来解说基本解题步骤。
例一:
关河令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来写的。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
这种题的基本答题步骤是:第一步,答出线索;第二步,结合诗句(一般以联为单位)分析出如何围绕线索来安排内容;第三步,以此为线索的好处或收到的效果。
例二: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这种题的基本答题步骤是:第一步,解释词义在诗句中的意思;第二步,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分析它的作用;第三步,总结阐明观点。
例三:
湖州歌(其六)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答:“望”字起到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叙述了北行途中寻望故国而不见的过程,一个“望”字写出了诗人亡国失家的悲伤无奈。
这种题的答题步骤是:第一步,确定这一词语在诗中的作用,一般来说诗歌中考查的这些词常常具有总领、总结或点题的作用;第二步,需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证明它的作用;第三步,简要概括这一词语的使用效果。
2理清诗歌思路,分析诗歌层次
古典诗歌结构思路主要有起承转合、一句一景、抑扬对比、铺垫过渡、前后照应等。下面结合诗歌及高考考查内容来分析。
2.1起承转合
古典诗词写作上的一种技巧。一般指对绝句的四句、律诗的四联在写作上的要求。一般来讲所谓“起”即开头(绝句的第一句,律诗的开头两句,以下类推):“承”即紧承上句(联)的诗意,进一步描写或铺陈,要承接得自然、紧密:“转”即意思的递进或转折,是指诗的内容宕开一笔,使诗内容更加丰富或境界更加开阔:“合”则是对全诗的“收束”,要对前面的描写起到收束的作用,要“收”得有力,并传达出诗的思想感情,一般要在此句(联)点出诗意或主题。高考对起承转合的考查侧重“起”与“合”,具体表现为考查分析诗意的起承转合,先写景后抒情、先叙事后抒情、以景结情、开门见山直抒胸臆等诗歌构思特点。
例一: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分析时应考虑到诗歌结构上的起承转合。
例二:
题竹石牧牛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和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
这种题型答题步骤为:第一步,根据诗意给诗歌划分层次;第二步,根据划分内容逐层概括即可。这首诗在结构上就属于先景后情型。
2.2一句一景
每句写一景,多用两联骈偶,句子之间似无关联,实际上整首诗能形成一个统一完美的意境,句与句彼此照应,融为一幅完整的图画。
例如:
漫成一首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
2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