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粤北客家民居一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述粤北客家民居一例

浅述粤北客家民居一例   摘要:任何一种建筑形式的产生与完善,都与其处于当地的历史条件与环境条件息息相关,本文粗略的介绍满堂围,作为客家传统民居的其中一种形式,是如何生成并保存至今。其建筑形式何以具有的种种特性产生的来龙去脉及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意义。   关键词:客家;文化;建筑;围楼Abstract:With the improvement of any kind of architectural forms,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local history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in this paper a rough Wai, as one of the forms of traditional Hakka folk, is how to generate and preserved. Keywords: Hakka; culture; construction; Wei Lou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而本文所要介绍的满堂围,正是属于这个民系的传统建筑之一。   关于客家的来源,我比较认同谢重光先生的说法:   “‘客家’是一个文化概念,而不是一个种族概念。因为种族的因素——即自北方南移的大量汉人固然是形成客家的一个因素,但单有南移的汉人还不能形成“客家”,还有待这批南移汉人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迁入某一特定地区,以其人数的优势和经济、文化的优势,同化了当地原住居民,又吸收了原住居民固有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迥异于当地原住居民的旧有文化,也不完全类同于外来汉民原有文化的新型文化,那么客家民系才得以诞生。”   客家人素以耕读传家,重视书礼功名为传统,这种文化情节很深的民系,自然在建筑文化上亦有其自成体系的一脉。在吴庆洲先生所著《中国客家建筑文化》一书中,将客家传统建筑分为这几个类型:客家围龙屋,客家方楼,客家圆楼,客家四角楼,客家杠式土楼,客家城堡式围楼,客家围村,客家碉楼及客家自由式围屋九个类型。而满堂围并无收录入该书之中,按照吴先生的分法,满堂围不可单纯的归类到其中任何一类。准确地说来,应属于围龙屋、四角楼、碉楼与城堡式围楼的综合体现。   围龙屋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建筑材料有沙、石、土、瓦等。一间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垒。屋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形成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社会小群体。   始兴客家围与福建的“圆形筒楼”梅县的围龙屋等客家建筑不同,它自成系统,显示出典型的地方特色,成为一道粤北客家建筑的奇特景观。始兴客家围屋最大的特色就是四方型的围屋和四方围楼的组合,一般是围中套围,其中围屋的占地面积较大,平时作为生产、生活居住,而围楼主要功能是防御盗匪战乱。   满堂围位于始兴县,在广东北部,南岭山脉南麓,居北江上游、浈江中游地带,北至始兴城、西往韶关市区均约65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满堂围的围主官乾荣,字靖亭,号佐安,别号定祥,是当地一位靠经营木材生意发达暴富起来的乡间大户。乾隆年间,官氏祖宗官兴祖在清化(含今隘子、司前两镇)从事杉皮杉木的购销生意,略积财。后来乾荣以经营木材生意发迹。通过购买要民手中的山林地,并花费十余年开通黄水河的水运河道,官乾荣将黄水河内山的数万亩原始森林伐下并经销至佛山、广州销售,经营有方,终成富甲一方的豪绅。于是在发迹以后,为惠及后人,又或守住财富,官乾荣决定兴建满堂围。建成之后,虽谈不上美伦美奂,但却显现出其外观宏伟和质体无比的坚固牢靠。然而,过分的强调防御性,牺牲的必然是建筑使用的便利性与适宜性。   满堂围是一个由上新围、中心围、下新围三个部分组成的建筑群。全由水磨青砖、青石拱门构造,外三层,占地20亩,内有3个祠堂、14个天井、777间住房,最高四层,设14个炮孔,素有岭南第一大围之称,是粤北客家建筑物的代表。满堂围是官氏家族的围楼建筑,建筑布局制式符合封建氏族传统观念。在建筑的形式结构、空间布局和结构功能上以祖堂为核心,严格遵循家族等级制度的空间。由于客家人是外来迁徙群族,围楼地处南北交界要塞,战争匪乱不断,围楼的设计重防御,外墙加厚内置沙土,楼中所有外立面上的窗均为内宽外窄的花岗岩石窗,尤其是屋围连体围中有围的布局结构使整个围楼固若金汤。反映出客家人具有很强的警惕防备心理。   满堂围作为客家文化的载体,集中反映出中国传统的儒家思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