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鞍区占位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同济医院放射科周义成 一、概述 鞍区是各种疾病的好发部位 疾病种类多,表现有时相同 正确认识,以便诊断和鉴别 二、蝶鞍解剖 蝶鞍、鞍底、鞍背、后床突、前床突、鞍结节 鞍膈 岩床韧带 海绵窦、Meckel’cavity 颅N 三、蝶鞍分区及好发病变 鞍内 鞍旁 鞍上 鞍后 鞍前 鞍下 混合 (一)鞍内占位 1.垂体生理性肥大 垂体高度8~13mm 中央部实 密度均匀 多见于女性青春发育期,产后哺乳期 孕期,甲低等 2.空蝶鞍 鞍隔缺损 (1)鞍内被CSF充填,CT呈脑脊液密度 (2):MR:在各序列中均呈CSF信号 DDX,囊肿,扩大的三脑室 3.Rathke’s囊肿 (1)为垂体前叶中间部,残余的口凹扩大 (2)病理;囊内含浆液或粘液,内衬矩状细胞,有时为磷状细胞 (3)发病率,非外伤性颅内占位<1% (4)年龄,多见于成人,F:M=2~3:1 (5)部位:70%在鞍或鞍上,20~25%于鞍内< 5%在鞍上 影像 平片:常阴性 CT:75%低密度 无钙化 50%边缘强化 MR:T1大多为高信号 T2信号各异 (6)DDX:胶样囊肿,非钙化的颅咽管瘤, 囊性垂体瘤,炎性囊肿,表皮样囊肿 4.鞍内蛛网膜囊肿 5.胶样囊肿(少见于鞍内, 多见于鞍上) 血管性 1)颈内动脉接吻 多见于老龄人,高血压患者 颈内动脉纡曲,扩张,两侧颈内动脉接近靠拢 2)鞍内动脉瘤 (1)病因:血流动力学激发退变性血管损伤 动脉硬化 血管囊样病变(纤维肌肉发育不良) 高血流状态 外伤 感染 吸毒 肿瘤(原发与继发) (2)发病率 1-5%(血管造影) (3)部位 90% Willis环,大脑分叉 (4)年龄 40~60岁 (5)症状 无,或SAH,颅神经损害,头痛,癫痫,TIA,梗塞 (6)平片: 多无阳性表现 蝶鞍扩大,骨质吸收 鞍区有蛋壳状钙化 血管造影 囊状袋状动脉瘤显影,密度均 内可见血栓 可见造影剂外溢(破裂出血) 血管位移(血肿,或大动脉瘤压迫) 偷漏征象 (8)CT 骨质侵蚀 斑点,线状,点状钙化 平扫多呈等,或稍高密度 边缘光滑锐利,可有脑内及SAH,无出血时,灶周无水肿,有出血时,可有血肿CT表现 有血栓时,密度可欠均 增强:无血栓时,全均匀一致强化,与颈动脉强化曲线一致 有血栓时,可见强化部分与颈动脉强化一致,周边有不强化的血栓 可见密度相反征象 CTA可显示供血动脉及动脉瘤 (9)MR 出血+SAH 无血栓动脉瘤 T1 低 流空效应 T2 低 搏动伪影 Gradient-refocused可勾画出轮廓 IV增强,不能强化动脉瘤,可出现壁强化 血流慢时可强化 如出现湍流→可呈等信号, 高信号,并可强化 血栓性动脉瘤 呈混合信号,低信号周边有偏心多层血栓 亚急性血栓T1、T2呈高信号,有时隐性血栓呈等信号,不易区别颅内占位 MRA 可显示3~4mm小动脉瘤(PC、TOF) 大的A瘤,由于湍流,MRA可阴性 MRI体层——重建,有助于显示蒂 MR Paging→可观察到出血 3)动静脉血管畸形(AVMs) AVMs分类 脑实质性畸形(软膜) 硬膜AVMs和漏 混合性Pial-Dural AVMs 先天性 扩张A、V、毛细血管床(可无) 85%在幕上 20~40岁多发(75%) 出血,癫痫,神经功能障碍,杂音 DSA:增粗A、V,毛细血管团 V早期显影,肿块效应轻 NECT:等/稍高密度,可见纡曲血管影,有血栓形成时,可有钙化,或软化灶,局限性脑萎缩 CECT:明显强化,见纡曲血管影 有血肿时有水肿和占位 MR:血管有流空效应 有出血时——出血改变 MRA:显示瘤巢,有血栓时呈混杂信号,占位轻 4)海绵状血管瘤 血管造影 通常正常 可在毛细血管期和静脉期强化,染色 CT 平扫常呈稍高密度,常位颅底,及脑质深部 偶见砂粒状钙化 无强化或轻,明显强化少 常无水肿(出血时除外) 占位效应轻 MR 呈网状或爆玉米花状混杂信号 无明显流空效应 周边见低信号环——含铁血黄素沉积 梯度回波→呈“开花”状低信号 并见少许血管流空血管,且能更多显示病灶 7.外伤 血肿(略) 气疝(略) 8.炎症 鞍内感染 脓肿 CT:NECT低密度,可有等密度环 CECT:强化呈小高密度环 有占位效应 MR:长T1,长T2 可见环表强化影 9.炎症 垂体呈低密度增大 CT:增强后可无强化 长期随访可消失 MR:长T1长T2信号灶 增强可出现不均质强化 10.肿瘤 (1)垂体微腺瘤 病理:直径<10,微腺瘤,多见, 直径>10,大腺瘤,影像学发现大腺瘤是微腺瘤的2倍 普通腺瘤有单层普通不一致细胞 被精细毛细血管网分隔 恶性垂体腺瘤<1% 侵蚀性垂体腺瘤

文档评论(0)

xiaohue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