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病理学.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验病理学

病理学研究所欢迎大家! 教学组成员 卞修武教授、研究所副主任 阎晓初副教授、研究所副主任(教学组长) 郭德玉副教授 冯俊明讲师、博士 卢佳友 助 教 蒋雪峰 助 教 孟 刚 助 教 杨世昕 博 士 殷育松 实验师 绪 论(Introduction) 一、什么是病理学 二、病理学的主要内容 三、病理学的地位和作用 四、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五、病理学观察方法 六、病理学的发展史 七、学习病理学的方法 一、什么是病理学(Pathology)? 病理学(path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包括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改变)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目的:认识和掌握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二、病理学的主要内容 病理学总论(General Pathology) 本书第1—5章。所研究和阐述的病变为各种不同疾病的共同病变基础,属疾病发生的共同规律。如:细胞和组织损伤、损伤的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和肿瘤。 病理学各论(Systemic Pathology) 第6—15章,阐述各器官或器官系统疾 病的特殊规律。 三、病理学的地位和作用 医学主干学科之一; 临床学科与基础学科间的桥梁。 Pathology is a discipline bridging clinical practice and basic science. 四、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尸体剖检(简称尸检,Autopsy) (二)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Biopsy) (三)动物实验 动物模型(Animal models) (四)组织培养与细胞培养 (Tissue cell culture) 四、 病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人体病理学 1、? 尸体剖检(尸检,Autopsy) 2、? 活组织检查(活检,Biopsy) 及时确诊或疗效判定,如良、恶性肿瘤。 3、脱落细胞学检查(exam of exfoliative cytology):如痰涂片、宫颈涂片、各种分泌物、渗出液、排泄物和针吸细胞等.(用途:肿瘤诊断、激素水平检测) 实验病理学 4、动物实验(animal experiment): 人工控制条件,多次重复,反复验证结果,连续取材,动态观察。注意人和动物有差异。 5、组织和细胞培养(tissue cell culture)在体外观察、研究各种疾病的病理过程,人为施加影响因素,周期短,见效快,节省研究时间。 病理学观察方法 1.大体观察(Gross observation) 2.组织学观察(Histological observation) 3.细胞学观察(Cytological observation) 4.超微结构观察(Ultrastructural observation) 5.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观察(Histochemical & Immuno-histochemical observation) 现代病理学方法尚有: 放射自显影术,显微分光光度技术, 形态测量(图象分析)技术,流式细胞术 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原位分子杂交 (In situ hybridization)和PCR等。 五、病理学的发展 ?早期尸体剖检:春秋战国 ?液体病理学 :公元前466~377 ,古希腊名医Hippocrates ?器官病理学(Organ Pathology) Morgagni(1682—1771) Rokitansky(1800—1878) ?细胞病理学(Cellular Pathology) Virchow(1821—1902) ?实验病理学(experimental Pathology) ?组织病理学(Histopathology) ?超微病理学(Ultrastructural Pathology) ?分子病理学(Molecular Pathology) 六、现代病理学发展趋势及特点: 1、? 从宏观向微观不断深入。 2、? 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 3、? 形态与功能、代谢的紧密结合,定性观察与 定量、定位观测相联系,体内、体外研究相 互印证。 4、? 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 七、学习病理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以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几点具体的学习方法: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