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肃某金矿成矿特征及控矿因素剖析
甘肃某金矿成矿特征及控矿因素剖析
摘要: 根据某金矿床地质特征、 金矿控矿条件及其找矿标志, 分析金矿床的控矿因素, 对进一步开展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质找矿;特征;控矿因素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features of a gold, gold ore-controlling condition and its prospecting signs, significance analysis of gold deposits in the ore-controlling factors, further prospecting.
Key words: geological prospecting; characteristics; ore-controlling factors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区域地质背景
工作区位于某县多金属成矿带,金矿床(点)及各种多金属矿化点的分布大致呈近NWW向,构成近百公里长的某县成矿带,东西长400km左右,南北宽约50~90km,区域上已发现的金矿有某大型金矿,以及一批金矿(化)点和1:20万化探金异常。
2成矿地质环境
区域内岩浆活动强烈,分布范围较广,主要分布在东部,且具有多旋?、多期次特征。出露面积约700km2。形成时间以印支-燕山期为主;岩性以中-酸性花岗岩为主,次为基性岩,中酸性岩呈巨大岩基产出,基性岩以岩株为主。其中中川岩体和某岩体与金矿化关系最为密切,中川岩体北东侧外接触带产有金矿田,南侧外接触带产有金矿田。
测区为一整体北倾的单斜构造,受断裂影响层间褶曲发育。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见到的断裂构造有大致有四组,即近EW断裂、NE断裂、NW断裂、近SN向断裂,以较早期的近EW、NE向断裂和较晚期NW、近SN向断裂组成的断裂构造格局,将区内地层切割成“菱形状”。各组断裂发育期次从早到晚的排列可能应为NE组断裂、EW组断裂、NW组断裂、近SN组断裂。
3矿化特征
3.1矿带及矿体特征
某金矿已发现金矿化带4条,圈出金矿体二十几条。
其中Ⅳ矿带为矿区内规模最大的矿体,矿体赋存于某组第五岩性段第五岩性层(P1sl5-5)中,受F16断裂带控制。长500m,厚18.84~76.19m,金品位1.64~3.29x10-6,矿体产状3550∠650~700,具明显的膨大收缩现象。矿体空间变化总趋势是矿体地表由东至西矿体出露宽度由宽变窄,在1号勘探线处为膨大部位;由浅部至深部,矿体出现分叉,厚度由厚变薄,但品位变化不大。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二者接触面上常有一层1~2m厚的黑色断层泥分布。赋矿岩石为含炭板岩夹薄层砂岩,顶底板围岩为含炭板岩。矿体形态呈似层状,矿石为碎裂结构,角砾状构造,蚀变类型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
Ⅲ矿带位于Ⅰ矿带南350m处,赋存于炭质板岩与闪长岩脉的接触带中,受接触带控制。地表由BT3控制,矿体长80m,厚度0.78m,Au品位93.34x10-6,产状200∠700。矿体赋矿岩石为含炭板岩夹细石英脉组成,石英脉呈网脉状或团块状,顶板围岩为石英闪长岩脉,与矿体呈断层接触,底板为含炭板岩,与矿体呈突变关系。矿石类型属以石英脉型为主、蚀变岩型次之,矿体形态呈脉状、透镜状,蚀变类型有硅化、黄铁矿化。
Ⅱ矿带分布于测区西部某带,矿体赋存于某组第五岩性段第五岩性层(P1sl5-5)中,受构造破碎带控制。长160m,矿体厚3.64m,金平均品位0.98x10-6;矿体总体产状200x150。赋矿岩石为含炭板岩夹薄层砂岩,顶板围岩为含炭板岩,底板为石英砂岩。矿石类型属构造蚀变岩型,矿体形态呈似层状,矿石为碎裂结构,角砾状构造,蚀变类型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
Ⅰ矿带位于Ⅳ矿带西北600m处,矿体赋存于某组第五岩性段第五岩性层(P1sl5-5)中,受层间断裂带F19控制。长160m,矿体厚2.24m,金平均品位2.00x10-6,矿体赋矿岩石为含炭板岩夹薄层砂岩,顶板围岩为含炭板岩,底板为石英砂岩。矿石类型属构造角砾蚀变岩型,矿体形态呈似层状,矿石为碎裂结构,角砾状构造,蚀变类型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
3.2矿石特征
矿石自然类型简单,以蚀变岩型金矿石为主,次为石英脉型金矿石。
3.2.1矿物成分
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毒砂、黄铜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有绿泥石、绿帘石等。
自然金矿物呈金黄色,以角砾状、板片状为主,次为枝叉状,浑圆状、叶片状、毛丝状。粒径0.005~0125mm,平均0.23m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