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热河日记中的几个汉语语音问题试析
≪熱河日記≫中的幾個漢語語音問題試析
1)林 麗*
<目 次>
1. 引言
2. 字音
3. 外來語譯音詞
4. 結語
1. 引言
≪熱河日記≫是韓國朝鮮時代的著名學者朴趾源用漢語寫成的一部日記體紀
行文。 主要記載了他在1780年跟隨使團前往中國朝賀清高宗乾隆七十壽誕時, 往
來途中的見聞觀感。 其内容相當豐富, 被譽為是百科全書式的巨著, 為後世學人了
解、 研究當時中國、 朝鮮社會的許多方面提供了寶貴材料。
從 ≪熱河日記≫的記載中可以看出, 朴趾源在中国期間, 非常細緻地觀察中
國社會中的一切現象, 積極主動地與當時中國各個階層、 各行各業和不同民族的人
廣泛接觸, 因此他有很多與中國人進行直接或間接語言交流的機會。 他對語言的敏
感和長於比較思考的學者素養, 使得他在 ≪熱河日記≫ 中也記錄下了他所聼聞到
的不少有關漢語語音的有趣内容。
下面我們就將這些材料揀擇出來, 並不揣淺陋試作一點粗淺的分析, 其中也有
尚待解決的問題, 還請方家多多指正。
* 弘益大學校 教養外國語學部 專任講師
20 ≪中國學論叢≫ 第33輯
2. 字音
2.1 “華音曷、 月諸韻不能轉聲”
余曰: “諸公知此龍何名?”或曰“應龍”, 或曰“旱魃”。 余曰: “否也, 此名罡鐵。 我東鄙
諺云: ‘罡鐵去處, 秋亦為春’1), 謂其致旱嵗歉也。 故貧人謀事違心, 稱‘罡鐵之秋’ 。 ”裴
生曰: “龍名古奇。 ……” 乃長吟曰: “罡處 !”余呼曰: “罡鐵 !”裴生復呼曰: “罡踐 !”余
笑曰: “非音賤也, 如饕餮之餮。” 東野大笑, 仍大呼曰: “罡青 !”一座都笑。 蓋華音曷、
月諸韻不能轉聲也。(卷一 ⋅盛京雜記 ⋅粟齋筆談, 頁472))
朴趾源向他結識的幾個中國商人朋友提起朝鮮傳説中的毒火龍, 名叫“罡鐵”。 那
幾個中國商人覺得有趣, 便也學着叫這火龍的名字, 但一連試了好幾次, 卻總是發
音不准。 問題主要在第二個字上, 他們多發成“處”、 “踐”、 “賤”或“青”的音。 雖然朴趾
源一再糾正, 説應讀作“饕餮”的“餮”, 但還是不能讓他們正確地發出這個詞的音來。
根據韻書, “鐵”、 “餮”古音同, 皆屬透母質韻, ≪廣韻≫中為“他結切”, 屬透母屑
3)
韻開口四等入聲, 後歸入山攝, 擬音為[t‘iet] 。
“處”, 古屬昌母魚韻, ≪廣韻≫作“昌與切”, 屬昌母語韻開口三等上聲; 又作“昌
據切”, 屬昌母御韻開口三等去聲, 後歸入遇攝, 擬音為[t‘ǐo]。
“踐”, 古屬從母元韻, ≪廣韻≫作“慈演切”, 屬從母獮韻開口三等上聲, 後歸入
山攝, 擬音為[dzǐεn]。
“賤”, 古亦屬從母元韻, ≪廣韻≫作“才綫切”, 屬從母綫韻開口三等去聲, 後亦
歸入山攝, 擬音為[dzǐεn]。
“青”, 古屬清母耕韻, ≪廣韻≫作“倉經切”, 屬清母青韻開口四等平聲, 後歸入
梗攝, 擬音為[ts‘ieŋ]。
1) 韓語作 “강철이 간 데는 가을도 봄이다.”
2) 文中所引 ≪熱河日記≫皆 朱瑞平校點本, 上海書店,1997年。
3) 文中擬音參考的是郭錫良 ≪漢字古音手冊≫,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6年。
≪熱河日記≫中的幾個漢語語音問題試析 21
據上可知,“餮”雖然在現代漢語中有聲調上的差異, 但在上古、 中古乃至近代的
確同音 ;而“處”與“踐”/“賤”以及“青”在語音上卻有較大不同。 但清代的漢族商人卻為
何將“鐵”或“餮”的音發成“處”、 “踐”或“賤”, 甚至“青”呢?
朴趾源認為是當時漢語中“華音曷、 月諸韻不能轉聲”的緣故。
“曷”、 “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