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时传播实践初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战时传播实践初析

美国战时传播实践初析   近年来,美国先后发动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利比亚战争等多场局部战争。与此同时,打响了一场场其激烈程度不亚于正面战场的舆论战。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探析美国近年来舆论引导惯用的做法,有利于深刻认识适应当今世界军事变革新格局,扎实做好我军信息化条件下的战时舆论工作。   凸现国家利益原则,严格实行新闻管制   展开下文之前,先看两个典型实例:   据法新社2001年10月11日的一则报道称,美国各大电视网的负责人在参加国家安全顾问召集的会议后,同意不再直接转播拉登及其助手的讲话。这些电视网包括ABC、CBS、CNN、NBC和FOX等。不过,美国政府否认这是新闻检查。白宫发言人弗莱谢说:“这是对媒体的要求,媒体自己作决定。”   另据报道,2003年3月31日,美国“国家广播公司”解雇其驻巴格达特派记者、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阿奈特,理由是他接受伊拉克国家电视台的采访时说“由于伊拉克的抵抗,第一个战争计划已经失败了。”“显然,美国作战计划的制订者误判了伊拉克军队的决心。”对此,美国新闻界和学术界纷纷撰文批评他的“不爱国”行为。一位资深记者在《纽约时报》撰文,并引用美国法律条款斥责阿奈特有关“真相”的言论,涉嫌“叛国罪”。   从中不难看出,美国新闻宣传明显具有“双重性”: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新闻自由让位于国家利益。根据西方的新闻理论,民主是让社会能够听到多元的声音,尤其是保证少数人的声音不被埋葬;新闻自由更是为了维护这样的民主制度,要求媒体不仅报道多元的声音,且要平衡和公正地报道斗争或战争双方的声音。   诚然,美国的媒体大都属于私人公司,表面上看,政府似乎无法直接控制记者,正所谓标榜的“新闻自由”“言论自由”。但是,记者的职业操守与整个社会控制和商业压力一脉相承,其社会控制包括记者所在媒体公司的收视率、发行量,事件爆发时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战时,社会强烈要求记者坚持爱国主义、维护军人的安全和尊严,记者的报道就成了政府和军方新闻发布会的传声筒、大公司利益的维护者、御用文人和学者观点的扩音器。因此,显得空前的高度集团化,容不得异样的声音。正如Yellow-times.org网站,仅因刊登了美国战俘和伊拉克死难平民的照片,被其母公司借口“美国没有一家电视台允许任何死亡的美国士兵和战俘在屏幕上展示”而封杀。   事实上,美国加强战时新闻管制由来已久。不仅有《宪法第一修正案》保证“新闻自由”,还有《美国新闻管制条例》框定了战时的游戏规则:在未来战争中,军队必须战胜两个敌人,一个是军事战场上的敌人,一个是舆论战场上的敌人,后者包括本国和所有其他国家的无冕之王们。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成立第一个政府检查机构“克里尔委员会”,对违反规则的记者和媒体的严格检查达到苛刻地步。二战期间,选择了比较温和的管制措施,但这并非意味着政府和军方对新闻管制不作为。相反,在近几场局部战争,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讲究宣传策略,一方面,严明新闻报道纪律,恪守战地采访、稿件送审、新闻发布等制度,另一方面,允许“不听话”的记者在前线自由采访,但宣布无法保证其安全。加??战时管制的最终结果,使得独立采访战争变得不可能,必然是被美军锁定了战争报道的宣传口径。   主动设置新闻议程,成功推行“嵌入战略”   与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新闻宣传相比,伊拉克战争最明显区别的标志在于,主动设置、运用新闻议程,并成功地推行“嵌入战略”。   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能是议程设置。通过它,框定媒体报道什么,强调什么,隐含什么;决定哪些是要闻,哪些能够上头版头条,以引起受众的关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美国的“新闻策划师”们着手在新闻词汇里搜寻言简意赅的“标签”用语,设置议程,一如英国《独立报》2003年7月13日列举的20个议题,像“伊拉克为‘9?11’恐怖袭击负责”“萨达姆有能力制造天花病毒”“伊拉克能在45分钟内将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部署完毕”“伊拉克在给武器核查人员设置障碍”“美国将轻松赢得战争”等等,创造了“暴君萨达姆”“人体盾牌”等词汇。尽管战争打响后,美军仍然没有找到生化武器的真实证据,但议程设置仍然相当集中――我们需要战争!   如果说成功设置新闻议程是搞好新闻管制关键环节的话,那么,推行“嵌入战略”则是重中之重,是对世界媒体“培植议程”的自信表现。“嵌入战略”,源于对“双向对称模型”理论的灵活应用,这一理论的精髓在于“基于调查研究的双向互利的实践”。推行“嵌入战略”,把媒体记者与作战部队捆绑在一起,似乎记者能够实时报道战况,作战部队又能有效保障记者的安全,可以实现“双赢”。但更重要的,在于它能掌控媒体对前线的报道。而且,随着信息技术和媒体的快速发展,光依靠封锁和堵截无济于事,“将欲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