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新添寨奶牛场地热资源开发可行性浅述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新添寨奶牛场地热资源开发可行性浅述
【摘 要】本文以贵阳市乌当区新添寨奶牛场地热资源调查及开发可行性论证报告成果,从贵阳市乌当区新添寨奶牛场区域地热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地热资源状况,预测开采钻井深度、热矿水可采温度与流量,为地下热矿水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地热;地质构造;地热异常;热储单元;贵州省;贵阳市
引言
调查区处于东西向断裂(F2)与北东向断裂(F1)复合部位,区内有一定范围和厚度的碎屑岩分布,沿断层带上升的地热流体于断层破碎带及娄山关群等含水层中富集,从而形成地下热矿水资源。根据区域地热地质条件分析,调查区具有地热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1地热地质条件
1.1含水岩组及地下水类型
根据出露含水岩组岩性、含水介质组合特征,本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及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又分为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和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类裂隙溶洞水。
1.2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条件
工作区位于都拉营向斜东翼,工作区三叠系的碳酸盐岩大面积出露,直接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其中大部径流以泉或暗河出口的形式排泄,少部分向都拉营向斜轴部地带径流,在径流过程中受六冲关断裂、乌当断裂的阻挡相对聚集。地下水在沿六冲关断裂、乌当断裂上移的过程中,经由地势低洼处以泉的形式排泄。
1.3地热异常及热储单元划分
1.3.1地热异常显示
到目前为止,贵阳市乌当区新添寨地区开展了大量的地热调查、勘查工作,乌当断层南盘已实施御温泉、保利1﹟、保利2﹟、保利3﹟、新一井、天邑井、市南局等7口钻井,水量700-850m3/d,水温47-63℃;乌当断层北盘已实施振华新天园、泉天下2口地热井,水量600-800m3/d,水温34-46℃。说明乌当断层南、北盘均具有地热资源分布。工作区位于乌当断层北盘,距泉天下、振华新天园地热井仅2~3km,说明测区有一定的地热资源分布。
2 热储含水层含水性分析
栖霞组-茅口组岩性以灰岩为主,娄山关群以白云岩为主,含透水性良好。按照地热增温率推算,娄山关群热储单元地热资源优于栖霞-茅口组热储单元。
寒武系娄山关群根据贵阳市新添寨地区目前地热钻井施工经验,单井涌水量一般在400~500m2/日左右。
3 地热资源形成条件分析
3.1层状热储构造条件分析
根据区域地质构造和地热地质条件,分析认为工作区具备了隔水保温盖层、储热含水层、导热构造等地热形成的基本条件,基本具有储热构造特征。
3.1.1盖层
区内热储盖层主要为二叠系龙潭组(P3l)粘土岩、页岩,其隔水保温性能良好。此外,大隆组(P3d)、梁山组(P2l)-高寨田群(S1-2gz)间断有粘土岩、页岩夹层,也有一定隔水保温作用。二叠系栖霞-茅口热储单元上覆碎屑岩盖层厚度约200米,栖霞组层底至娄山关群顶部所分布梁山组-高寨田群累计碎屑岩约80米。
3.1.2导热构造
乌当断层(F2)为区域性深大断裂,地面可判定断距达上千米,有喜山期活动迹象。乌当断层为区域地热流的主要上升通道,其南盘的乌当背斜因富集沿乌当断层上升的地热流体而形成地热田。
六冲关断层(F1)断裂带未见有温泉出露,有可能是地热流体沿断裂带上升后于浅层热量散失或补给浅层地下水所致。六冲关断层为乌当断层的次级断裂,与乌当断层有交接关系,推测其也可能具备导热条件。
故分析认为F1、F2为工作区热储的主要热源通道。
3.2带状热储构造条件分析
乌当断层(F2)为区域性断裂构造,在该断层南北盘施工的地热钻井均显示该断层带附近存在地热资源分布。六冲关断层(F1)为乌当断层的次级断裂,与乌当断层有交接关系,分析认为六冲关断层(F1)、乌当断层(F2)具有带状热储构造特点。
3.3 地热田勘查类型
工作区处于东西向断裂(F2)与北东向断裂(F1)复合部位,区内有一定范围和厚度的碎屑岩分布,沿断层带上升的地热流体于断层破碎带及娄山关群等含水层中富集,从而形成地下热矿水资源。综合分析本区地热地质条件,认为工作区具层状—带状热储复合构造特点,地热区地热勘查类型属Ⅱ3型。
4 地热资源质量分析与可采水温预测
本次地热增温率的选取根据原石油第八普查大队编制的贵州省地热增温率等值线图,本区地热增温率1.75℃/100m左右。按此地热增温率预测:
若以三叠系安顺-大冶组为开采目的层,储热含水层埋深约1250米,估算地热温度为tad=(1140-30)÷100×1.75+15.3=34.7℃。
若以栖霞-茅口组为开采目的层,层面埋深1760米,估算地热温度为tqm=(1760-30)÷100×1.75+1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