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铜器象纹装饰总结
青铜器象纹装饰总结
摘 要:象纹装饰青铜器器类与时代分布上有明显的规律性。在重酒器组合的商代,尤其殷墟时期,象形尊与青铜觥、青铜铙普遍出现写实性的象形装饰。殷周之际,青铜酒器、青铜水器与青铜食器、青铜乐器,渐渐由象首装饰退守到象鼻装饰。西周早期以后黯淡到象鼻龙纹一类似是而非的境地。象纹装饰的演变,无论文化的时代选择,还是器类的表现空间,都不失为鲜明活跃的线索。
关键词:象体尊;簋;象首;象鼻
中图分类号:K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4-0151-02
大象是最大的陆地动物,其形象在我国先民灿烂的青铜文化中曾受到热情的关注,经历了一段重要的文化历程。象纹装饰,无论在时代的文化选择,还是在器类表现空间,均是研究商周青铜器文化的重要线索。象形器、写实象纹、象首纹、象鼻装饰,从殷墟时期到西周早期,在各种青铜器类上表现得丰富而活跃。为了明晰这一过程中的具体事象,我们将讨论线索集中于象纹装饰出现的青铜器类及其造型形式上。
一、青铜酒器与水器上的象纹
青铜酒器中最具写实性象的造型莫过于象体尊,共计四件:弗利尔美术馆藏的象尊,湖南省醴陵市狮形山象尊、法国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藏象尊,稍晚的还有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象尊。前三件俱是商代晚期时的精品,属于中国青铜工艺第一次高潮的巅峰之作。从象形整体来看,躯体肥硕,四肢粗壮,象鼻周饰鳞纹,上扬中空为流,象身背上开口,周身纹饰精美,极具雄壮张扬的时代气象。每一尊都又独俱个性,弗利尔尊虽然只有17.5厘米高,但背上却有一个象型盖钮,无论造型还是气质均与象尊本身惟妙惟肖,呈现高度的艺术统一。狮形山象尊则是典型南方青铜器装饰风格,象首额顶有一组蟠旋状的沙鳅类动物,象鼻流口呈兽首形,反向有一爬行状老虎,极具狰狞气象。而吉美博物馆象尊本身以高64厘米、长96厘米的巨大身躯居目前所知商代动物形青铜器最大的一件,可谓象中之象王。可惜象鼻大部分已经残缺,否则应和前两尊的象鼻一样上扬然后鼻端前伸的栩栩如生。西周中期出现的茹家庄象尊,除象的长鼻外,滚滚丰满的腹部自微微隆起的背部线条一路平滑向下至头部,身体与头部均无象的气质,而更接近猪的造型。虽然象鼻高挑,鼻头翻卷,象口微张,圆目龇牙,圆耳耸立,显得很活跃,但通体所饰四组卷体圆涡形的垂冠凤鸟纹还是洗不掉西周时期严肃端庄的气质。
除象形尊外,象以写实纹饰出现于尊中最典型的莫过于故宫博物院所藏商代后期的友尊,腹部主纹饰为九只象纹首尾相衔。但到殷墟后期尤其西周以后尊上的全形写实象形还是象纹几乎已不复存在,只有象首或象鼻还能见到。殷墟郭家庄160号墓所出两件亚址方尊肩部的四角均饰有圆雕象首,象耳呈叶状,长鼻高伸下卷,鼻下大嘴张开,尖锐的象牙前突于扉棱之外。山东苏埠屯所出的亚方尊与河南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所出两件折肩方尊,无论象首部位还是造型与此最为接近。西周早期 古方尊的圆雕象首亦与此相近,但需要指出的是“ ”字是见于殷墟卜辞中的商地名,所以笔者觉得有理由相信,这种造型应是入西周的商遗民后代的杰作。到西周早期以后,这种象首形渐渐湮没无闻,只有某些方尊中的象鼻形还残存着些许遗风。出土于陕西县李村的西周中期的方尊堪称典型,其腹部两侧各有一象鼻向上卷曲的象鼻形。象体、象首形、象鼻形装饰之外,象纹装饰在商代晚期及其以后亦呈破碎化。商代晚期的典型代表是河南新乡出土的一件青铜方尊,折肩处中间兽首的两侧各有一立体浮雕长卷状象鼻形纹。西周最典型的莫过于泾阳高家堡圆体尊的中腹部有卷体象首纹,①象的身体沦为卷体涡纹,圆目突出,张口,象鼻向上伸展后卷,鼻端呈云纹,这种造型尚保留商代风貌。
纹饰富丽的盛酒器中除青铜尊外,觥、方彝、卣、、壶也有象形装饰,与尊形制相近的饮酒器觯也有类似装饰。殷墟时期青铜觥上有多例写实性象纹。日本泉屋博古馆藏的青铜觥口沿下有一立体写实象纹,其中象鼻向上长伸而向前卷,长度非常夸张。弗利尔美术馆所藏的青铜觥上的立体写实象纹与此相近,而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的青铜觥上的象纹则稍与两者相异,象体为雷纹所覆盖,线条简省,象鼻斜向前伸而鼻端内卷幅度较大,但三象鼻均为垂鳞纹所装饰。日本白鹤美术馆藏一件象首形盖的青铜觥,象首微张口,象齿前伸,象鼻呈向上内卷状。以上青铜觥俱属于殷墟时期精美作品。方彝中最早出现象首形装饰的是在殷墟前期妇好墓出土的偶方彝上,在偶方彝两端各有一象首,两象牙突出,象鼻成钩状,圆眼,圆耳云状。象形更多见于西周以后,如西周恭王时的师遽方彝与西周中期的方彝。青铜卣中象纹装饰仅见两例,均为西周早期。西周昭王时期的臣辰卣的盖顶和腹部均饰有两两相对的立体象纹象鼻下垂而内卷,躯体线条简单。另外,保利博物馆藏的神面卣的担当两端各有一象首装饰,长鼻上卷倾斜程度大。青铜仅有喀左北洞出土的西周早期的上腹部饰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