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宁玉米大斑病流行监测及原因剖析
辽宁玉米大斑病流行监测及原因剖析
摘要:以玉米大斑病为调查对象,对辽宁省5个玉米主栽地区进行了系统监测。结果表明,2009年辽宁玉米大斑病发生流行严重。针对玉米大斑病发生流行特点,结合病害调查情况,分析了严重流行的原因,并初步提出了未来几年的玉米大斑病发生流行的可能性。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病害流行;监测;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S435.1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39-8114(2011)07-1375-02
Monitoring and Causal Analysis on Epidemic of Northern Corn Leaf Blight in Liaoning Province
YU Shu-yi,FU Jun-fan,ZHOU Ru-jun,YAN Xue-rui,KANG Xiao-jun
(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61, China)
Abstract: Northern corn leaf blight, one of the most prevalent diseases, was investigated by system monitor in 5 main productive areas in Liaoning Province.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is diseases was a big threat in this region in 2009. Based on the research, the trend of northern corn leaf blight was evalnated.
Key words: northern corn leaf blight; epidemic; monitoring; causal analysis
玉米大斑病(Northern leaf blight)是玉米生产上的主要叶部病害之一,由突脐蠕孢菌(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noad &Suggs.)引起[1]。近年来该病的危害在辽宁省等玉米产区逐年加重,特别是2009年在春玉米上造成大面积流行危害,致使减产严重。通过2007~2009年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大斑病发生流行严重的原因,并初步提出近几年该病发生流行的可能性。
1玉米大斑病发生流行调查
1.1发生情况与危害
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叶鞘和苞叶,初期在叶上形成水浸状青灰色斑点,后期形成中央灰褐色,边缘褐色的梭形病斑,大的可达(15~20)cm×(1~3)cm。此病由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渐向上扩展,使得叶片提早枯死,叶片光合面积减少,玉米粒重下降;发生严重时,病斑结合连片,致使植株提早枯死,造成绝产[1]。
辽宁玉米栽培制度以传统起垄播种方式为主,辽宁南部、东部及中部属于湿润或半湿润地区,主要栽培矮秆密植型品种;而西部和北部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冷凉地区,主要栽培高秆稀植型品种。玉米大斑病在辽宁省分布广泛,主要在辽西、北部地区严重流行,而在辽南、东部及中部地区发生较轻[2]。近年来,随着玉米品种、大斑病菌生理小种、气候条件、栽培制度等因素的改变,辽宁玉米大斑病的流行趋势也随之改变。
1.2流行调查
在2007~2009年玉米生长季节,分别对辽宁省沈阳、丹东、大连、锦州和铁岭5个玉米生态区的大斑病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田块均为各市农科院玉米品种展示田。调查结果(表1)表明,各地均发生大斑病且发病程度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沈阳地区大斑病的病情指数增长显著,由2007年的4.22上升至2009年的40.44。
2玉米大斑病发生原因分析
根据植物病害流行学原理,寄主抗病性、病原物致病性、环境条件以及人为因素等植物病害四角关系的组成结构是影响病害发生流行的根本原因[3]。
2.1气候条件
辽宁地区玉米播种期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2009年4月中下旬辽宁大部分地区持续降雨,累积降雨量为104.6 mm,为玉米出苗提供了良好的墒情。但随着6月降雨量的增加,使得玉米提前进入拔节期,造成玉米徒长,由于呼吸消耗量大于光合物质积累量,植株体内营养出现逆差,导致玉米出现早衰,抗病性有所降低;而2009年6~7月与常年相比,低温、冷凉、高湿的天气条件有利于大斑病的发生和流行。8月上旬全省进入旱季,特别是辽西地区的旱情最为严重,导致玉米生长受到抑制,植株长势衰弱,有的田块玉米甚至完全枯死;由于天气条件不适合大斑病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英语AI辅助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课件.pptx VIP
- 链家大区商圈经理述职.pptx VIP
- 2025年天津市农机拆解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反对本本主义》课件.ppt VIP
-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小鞋店》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pdf VIP
- 卫生政策学 期末复习小抄.docx VIP
- 房地产成品住房装修技术标准.pdf VIP
- 电力系统北斗短报文业务消息报文传输流程、消息报文编码示例.pdf VIP
- 考研题库 《认知心理学》(第7版)(真题 课后习题 章节题库 模拟试题).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