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河油田杜813块优化注汽效果剖析
辽河油田杜813块优化注汽效果剖析
摘要 杜813块位于辽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属于曙一区稠油的一部分。构造形态为四周被断层夹持的由北西向南东倾斜的单斜构造,开发目的层为兴隆台油层,油层埋深830m~920m。通过优化注汽效果,将为杜813块提升产量奠定有效支持。
关键词 杜813块;注汽;效果;分析;构造
中图分类号TE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31-0107-02
1杜813区块基本特征
1.1构造特征
从整体构造上来看,杜813块处于构造低部位,高点埋深-830m(杜813-41-38井),油藏埋深杜813南块兴隆台油藏埋深-830m~-920m。
1.2沉积特征
杜813块兴隆台油层沉积特征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物源方向为北-南。
1.3储层特征
杜813块兴隆台油层岩性均为含砾砂岩、砂砾岩。兴Ⅱ油层组平均孔隙度26.1%,渗透率1 600.2×10-3μm2,含油饱和度53.07%,泥质含量11.23%,兴Ⅲ油组平均孔隙度23.87%,渗透率1 284.6×10-3μm2,含油饱和度42.26%,泥质含量15.47%。
1.4油层发育情况
杜813块兴隆台油层纵向上主要集中在兴Ⅱ组、兴Ⅲ组,兴Ⅰ为水层,兴Ⅱ为主力油层,兴Ⅲ在构造高部位测井解释为油层,低部位解释为水层。油层井段比较集中且连片分布,油层产状为中厚层状。平面上,油层分布主要受构造控制,构造高部位的油层厚度大,向构造低部位变薄。油水界面在-920m左右。
1.5隔层发育情况
兴Ⅰ―兴Ⅱ间隔层发育较稳定,厚度平均6m。
1.6流体性质
杜813块兴隆台油层属于超稠油,原油密度平均为(20℃)1.011g/cm3,地面脱气原油粘度平均为(50℃)67 450mP.s。杜813南块兴隆台油层地层水型为NaHCO3型,地层水总矿化度为3 171mg/L。
2油藏开发历程及单井开采现状
杜813南块动用含油面积0.63km2,动用石油地质储量420×104t,累产油19.118×104t,累产水64.312×104t,累注汽96.3×104t;累计油汽比0.20,累计返水率66.8%,采油速度0.7%,采出程度4.6%。共有油井57口,可利用油井34口,油井利用率为59.6%;目前开井21口,日产油70t,日产水320m3,综合含水82.1%,可利用油井平均单井注汽12轮。
3 区块开发过程中存在主要矛盾
3.1井下状况变差对区块整体开发的影响
杜813属超稠油区块,油层泥质含量高,油井投产初期注汽强度大,造成区块整体注汽压力高,目前区块可利用油井34口,其中包括带病生产井16口,正常生产井18口。
3.2井间汽窜对整体运行的影响
杜813块采用100m正方形井网布井,水平井投产后部分油井井距减小到50m,井间汽窜现象频繁,油井发生汽窜后,不仅注汽井自身热量损失严重,同时还造成周围油井汽窜关井,不但影响了油井周期效果,而且给油井的日常管理带来很大难度。
3.3油井排水期延长对产量接替的影响
杜813块油井随吞吐轮次的增加,排水期逐渐延长,在开井数有限的前提下,给产量接替带来很大困难,分析造成油井排水期延长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吞吐轮次高
根据稠油开采规律,随着油井吞吐轮次增加,油井排水期将逐渐延长,目前杜813区块可利用油井34口,平均吞吐轮次为12轮,其中吞吐周期在10轮以下油井4口,10~12轮油井11口,12轮以上油井19口,处于高轮次吞吐阶段油井占56%,因此造成油井下泵初期排水期延长。
2)油井返水率低
杜813块累计返水率为0.67(含管外窜槽井),主要分布在区块北部,由此可以得出油井返水率低是油井排水期延长的主要原因,同时返水率低还将造成出油井突然含水上升或油水分离严重等现象。
3)井下状况差出水
针对杜813区块油井初期注汽强度大,注汽压力高,焖井后压力、温度扩散相对较慢的矛盾,采取了优化注汽方案的措施,以保持区块的产量平稳。
4 采取的对策及措施效果分析
4.1组合注汽方式
为解决油井平面及层间矛盾,对区块易窜井从注汽方式上主要采取组合注汽的方法,2井组累注量从12 120m3降到10 642m3,累产油从2 951t升到4 167t,油汽比从0.243升至0.392,返水率从0.975升至1.258,效果显著。
4.2合理筛选注汽井
结合杜813块油井生产现状,常规运行工作主要以少注多采为原则,以维持规模产量稳定为目的,以优先考虑高效井,择优筛选低效井、负效井为方法,从而提高区块整体油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从优秀村主干中考试录用乡镇街道机关公务员模拟试卷.docx VIP
- 微生物检验技士专业实践模拟试题1知识.doc VIP
- Unit 4 Seasons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鲁科版五四制英语四年级上册.docx VIP
- 【工程文档】亮化工程技术交底.pdf VIP
- 客专联络线隧道临近既有线控制爆破施工专项方案116(分部控爆法 2013年).doc VIP
- 2025高考信息技术真题及答案2025.doc VIP
-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件——项目四 分拣站的安装与调试.pptx VIP
- 合同终止通知函8篇.docx VIP
- 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纲要 总纲.docx VIP
- 川教版可爱的四川7至8年级 主题二 第5课《遍布四川的三国遗迹》 课件.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