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边坡工程有限元正剖析模型
高边坡工程有限元正剖析模型
摘 要 本文探讨了有限元正分析的概念、基本原理、模型的建立和求解设计,并以某高边坡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其本构模型、屈服准则和力学参数等的选择进行设计,建立了高边坡工程的ANSYS三维有限元正分析模型。
关键词 高边坡工程 有限元法 正分析模型
中图分类号:TU45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4.013
High Slope Engineer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odel
MIN Jiangtao[1], MA Chenyuan[2]
([1] Schoo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Yangling Vocational amp; Technical College, Yangling, Shaanxi 712100;
[2]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Xian, Shaanxi 710032)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solution design to establish basic principles, models, and a high slope engineering for the study, its constitutive model, yield and mechanical parameters such as selection criteria were designed to establish high 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odel ANSYS Positive Analysis Model.
Key words high slope; engineering; finite element; positive analysis model
0 引言
有限元法①是一种把物体或结构整体所具有的域(V)划分为有限多个被称为单元的子域(Vn),以求得近似解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有限元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用较简单的问题替代较复杂的问题来求解,在20世纪50年代,它是应用在流体力学领域中的一种有效的数值分析方法,并在其他工程领域得到迅速发展。
1 有限元正分析模型研究
1.1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是将要进行分析的连续力学介质,假想地划分成由有限个小单元组成的组合体,而这些小单元仅在结点处有力的连接。在有限元分析中,基本未知量一般是结点位移分量,采用分块近似的思想,通过假设的形函数建立起结点位移和单元内任一点位移间的相互关系;其次,采用几何方程,通过单元内任一点位移与应变间的几何关系的建立,按照物理方程确定单元内任一点的应力与应变关系;最后,按照平衡方程确定应力与结点力的作用关系,再确定单元结点位移与结点作用力之间的相关关系,随着结构里网格划分的越来越细,将形成越来越多的单元数目,解的精确度也会不断提高,最终得到精确解。
1.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采用有限单元法时,因岩土边坡工程的稳定分析问题多是力和强度关系问题,不太考虑岩土体材料的软化及硬化,通常选用理想的弹塑性模型来分析,通过将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和极限平衡法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二者的一致性较好,选取强度准则条件也较严格,并且所选择的计算参数都比较接近实际,使得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可以得到保证。
1.2.1 确定材料性质的基本假定
弹塑性材料是介于塑性和弹性之间的,采用下面三个基本假定:②(1)材料在初次屈服达到之前是各向同性、均质和连续的;(2)体积变化和平均应力间呈线弹性关系,由于塑性变形部分的体积变化很小,可以忽略不计;(3)不考虑变形的速度、温度、回弹、蠕变等因素对应力、应变的影响。
1.2.2 选取本构模型和力学参数
岩土体本构关系,就是其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通过结合试验分析与现场测试结果,由岩土体材料自身特性所决定,用数学模型来描述来岩土体间的应力与应变关系,根据力学特性建立起本构模型。③Drucker-Prager弹塑性模型反映剪切作用引起的胀容性质,其考虑静水效应的作用影响,并且模型光滑无尖点,它反映了材料自身的塑性变形,因而在岩土体材料的弹塑性模拟计算中得到广泛应用。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中屈服面与材料的屈服变化无关,不会发生屈服变化,故没有强化准则。其屈服强度与侧限静水压力成正比,其塑性行为被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