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新形态-中国图书馆学会.PDF

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新形态-中国图书馆学会.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新形态-中国图书馆学会

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新形态 ——以广州图书馆新馆的探索为例 方家忠 2014-10-10 ,北京 提 纲 引言:改变中的书店 一、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 二、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的服务 形态:条件、模式、效益 三、广州图书馆新馆的探索与实践 引言 :改变中的书店 •方所书店 •方所书店中的讲座 •改变中的书店: 书店+咖啡吧+服装店+开放讲坛+…… 问题: •书店因何而变? – 书店的困局:顾客流失、乃至生存危机 —— “人”气不再! •书店如何改变? – “作为场所的书店”! – 书店服务的新形态:一切皆有可能! 问题: • 图书馆是否面临同样的困局或挑战? • 图书馆是否需要作出同样的改变? 一、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 •场所、公共空间与第三空间 • 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 第三空间的定义与特征 美国都市社会学家雷·奥登伯格(Ray Oldenburg)定义的 “第三空间”: • 城市中除家庭和办公室以外的公共空间,像市中心的杂 货店、酒吧、咖啡店、图书馆、城市公园等。 • 在这些不受功利关系限制的空间里,人们的关系自由平 等,没有职场的上下等级意识,也没有家庭里各种角色 的束缚,可以把真正的自我释放出来。 • 在生活节奏紧张、匿名性强的大城市里,这样的空间是 人们在家庭和工作之外发展一些非功利性社会关系的理 想场所。 ① 中立的场所:参与者没有正式的责任、义务,没有财政、政治或法律 的关系,不同的人来去自如,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② 平等主义者:个体的经济、社会地位并不是最重要的。 ③ 交流是主要活动:谈话是有活力的、鼓舞人心的、多姿多彩的和参与 式的。 ④ 无障碍和包容的:往往是便利的,其地理位置优越,通常处于从家庭 步行可达的范围之内,开放的时间较长尤其在工作时间之后。 ⑤ 有常客:员工和常客给空间定调,设定气氛和区域特征。常客也吸引 新人,使他们感到受欢迎和容易融入。 ⑥ 低调:给人的感觉是温馨的、舒适的、不势利、不自命不凡,接纳来 自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人们。 ⑦ 有生机和活力的氛围:它鼓励人们怀着好心情长时间停留和经常光顾 ,在这里,有食品、饮料、游戏、交流。 ⑧ 一个类似于家的地方:经常呆在“第三空间”的人们对此地方有很强 的归属感,有时甚至有主人翁的感情。 有关公共空间的观点 我国城市社会学家郑也夫: ① 公共空间是公共生活展开的舞台,是现代化、城市化的产物。 ② 城市公共空间的产生源自于人们交往的愿望和交往的需求。 ③ “人气”是衡量一个公共空间好坏的最主要标准。 ④ 一个好的自由的公共空间应该能够满足多种需求。 ⑤ 公共空间的发达与否是开放社会区别于封闭社会的标志之一,或 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区别。 ⑥ 人们与公共空间的联系分四种类型:个人习惯,即通过家庭和工 作空间之外,多一个场合来调节自己;寻找特殊的群体,如跟个 人有相同爱好的群体;寻找某些公共信息;宗教和政治活动。 ⑦ 人们对公共空间的权利包括:进入权;行动权,即行动的自由, 但公共空间同时要处理不同的人、人群在空间分配上的冲突;要 求的权利与变更的权利;所有权和处置权。 作为第三空间的核心特征 • 第三空间的特征存在于不同层面,包括城市规划 、建筑、设备设施等环境层面,理念、功能与服 务层面,用户参与与体验层面等。 • 核心特征: – 建筑:开放 – 功能:交流 – 体验:自由 – 目标:人气 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的相应特征 第三空间的核心特征 图书馆的相应特征 •建筑:开放 •空间条件 •功能:交流 •交流功能 •体验:自由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