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经中植物描写及其开创意义
《诗经》中的植物描写及其开创意义
【摘 要】本文就《诗经》中关于植物的描写进行研究,认为《诗经》是首次大规模地把植物当作抒情载体,将先民们对自然界长期观察的结果进行集中记录,《诗经》不仅具有文化学的意义,也具有生物学的意义。
【关键词】诗经 植物描写 开创意义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5B-0118-03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作品。大约公元前 6 世纪编订成书。产生的地域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等地区。作者涵盖了从平民到贵族的社会各个阶层。涉及的内容也很广泛 ,几乎覆盖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引人注目的是,《诗经》中涉及的名物很多,而尤以动植物著名。据清代学者顾栋高《毛诗类释》统计,《诗经》中涉及的动植物共有 337 种,其中草类 15 种、树木类 43 种、虫类 37 种、鱼类 16 种、谷类 24 种、蔬菜类 38 种、花果类 15 种、药物类 17 种、鸟类 43 种、兽类 40 种、马 27 种。但是这里统计分类有点不太科学,如马类可以包含在兽类中。这也是比较宽泛的统计。杨公骥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中统计的动植物总数为 260 种:草类 100 种、树木类 54 种、鸟类 38 种、兽类 27 种、昆虫类和鱼类共 41 种。而孙作云先生在其《诗经研究》中对“一物多名”和“一名多物”的情况进行了辨别,最终统计出动植物共 252 种,其中植物 143 种,含草类 85 种、树木类 58 种,动物有 109 种,含鸟类 35 种、兽类 26 种、虫类 33 种、鱼类 15 种。由这些统计数字可以看出,《诗经》中确实有丰富的植物描写。这不仅是先民们对自然界长期观察的结果,而且也是植物文学的滥觞。无怪乎孔子说读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对于中国文学来说,《诗经》中如此多的植物描写,其开创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
首先,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诗经》首次大规模地把植物作为抒情载体。如果说在《诗经》之前也有把植物作为抒情载体的文学样式,那么也只是零星的、不自觉的。《诗经》把植物作为重要的抒情载体之一,主要体现在赋、比、兴手法的运用上。如《关雎》第二章和第三章:“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d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两章都没有直接写追求女性的具体过程,而是先写荇菜这种植物,通过写对这种植物的喜爱来引出对女子的喜爱,这就是“兴”,就是朱熹说的“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世人歌唱,所以大多在是个的发端”。再比如《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整首诗主要是赞扬女子通情达理。但每一章都不是直接对女子进行歌颂,而是先说桃这种植物,对桃的花、果实和叶进行描摹,由此引起对女子高尚品格的赞颂。类似的篇章还有《匏有苦叶》《?湍尽贰逗汗恪返取;褂小氨取保?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感悟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如《氓》第四章:“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这一章主要是讲女子对自身遭遇的复述和对薄情男的谴责。但是首先是描述了桑树落叶,以此比喻女子人老色衰,进而遭到男子的遗弃。朱熹说:“比也。……言桑之黄落,以比己之容色凋谢,遂言自我往之尔家,而值尔之贫,于是见弃,复乘车而度水以归。复自言其过不在此而在彼也。”而本篇的第三章则是比兴合用,桑树枝叶繁茂时的润泽状态正是女子花容月貌的喻体。在这里植物与人相互转化,有力地增强了表达效果。类似的还有《伐檀》。
相对于比兴手法,赋的运用更能提高植物的地位。朱熹说“赋者,敷?其事而直言之者也”,“简言之,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这种手法的运用大大加强了文学作品对植物的关注度。如《采蘩》:“于以采蘩?于沼于?b。于以用之?公侯之事。于以采蘩?于涧于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这里虽然被描写的主角不是蘩,但是在这首赞美诸侯夫人的诗中,蘩被置于句首,而且夫人“诚敬以奉祭祀”。而“或曰:蘩所以生蚕。盖古者后夫人有亲蚕之礼。”这已不仅仅是用植物来引起话题了,而是把植物作为主题的一部分。可见赋手法的运用不仅使对植物描写的量增加了,而且更重要的是量的增加会在潜意识里增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秋季四川成都陆港智汇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成都市青白江区区笔试备考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GB55008-2021 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pdf VIP
- 详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微课课件.ppt VIP
- 初中古诗文打卡背诵计划表艾宾浩斯2023年更新.pdf VIP
- 预算单位审计常见13类60个问题(含审计方法和步骤、定性依据和处理意见).docx VIP
- (高清版)B-T 5900.2-2022 机床 主轴端部与卡盘连接尺寸 第2部分:凸轮锁紧型.pdf VIP
- 第17课_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pptx VIP
- 消防20-消防设计变更情况说明(仅供参考).docx VIP
- 2025秋季四川成都陆港智汇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成都市青白江区区模拟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AF7500仪器说明书.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