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妇科炎症病人的护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妇产科护理学 第五节 性传播疾病 妇产科护理学 我国经典性病:4种 目前国际认可性病:20多种,包括芥疮、阴道炎、 阴虱等。 病原菌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 我国重点防止性病:8种;法定性病:3种 性病危害:一般不会危及生命。但可导致较严重的后 果,产生后遗症 妇产科护理学 病原菌:淋病奈氏菌 病原菌性质:喜欢潮湿, 怕: 干燥、肥皂液、 一般消毒液 感染途径:99%-100%经过性行为传播。 临床表现: 急性淋病:急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 慢性淋病:形成慢性病理改变 妇产科护理学 处理原则:急性以药物治疗为主,头孢曲松钠+红霉素 大剂量一次彻底治愈,夫妻同治 慢性淋病:综合治疗 护理要点:急性期注意休息,严格床边隔离 心理支持 健康指导 治愈标准---治疗后7天复查分泌物,以后每月 复查一次,连续3次(-) 孕妇护理:产前筛查,尽早确诊,彻底治疗 淋 病 妇产科护理学 妇产科护理学 妇产科护理学 病原菌:苍白螺旋体 传染途径:性交、母婴传播、血液传播 临床表现:早期为局部皮肤黏膜损害,晚期能侵犯心 血管、神经系统,造成劳动力丧失甚至死亡。 一期梅毒:硬下疳 二期梅毒:皮肤黏膜广泛病变。 三期梅毒:胀器功能损害 治疗原则:及时、足量、规律的应用抗生素。 妇产科护理学 妇产科护理学 妇产科护理学 病原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传播途径:性交直接传播,有不洁的性生活史、 多个性伴侣者最容易感染 临床表现:多为局部病变,赘生物。 处理原则:局部治疗+全身免疫疗法 (或手术治疗) 妇产科护理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妇产科护理学 3.健康教育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用物煮沸消毒 治愈前避免去游泳池、浴池 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夫妻同治 强调治愈标准和随访 护理要点 治愈标准 月经干净后复查, 连续3次(-) 妇产科护理学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一种由假丝酵母菌感染所致的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又叫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妇产科护理学 病 因 生存环境 怕热,对于干燥、日光、 紫外线、化学制剂抵抗力强 病原体 80%~90%为白假丝酵母菌 条件致病菌 当阴道内糖原 、酸度 、 免疫力 时易发病 妇产科护理学 诱发因素: 妊娠 糖尿病 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 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 穿紧身化纤内裤、肥胖 病 因 妇产科护理学 传染方式 直接传染:性交 间接传染:污染衣物 内源性传染:主要方式 妇产科护理学 临床表现 白色稠厚豆渣样白带增多 + 外阴剧烈瘙痒 典型症状 妇产科护理学 消除诱因 局部用药:用碱性溶液冲洗阴道,再阴道上药 达克宁/克霉唑/制霉菌素等 全身用药:氟康唑/伊曲康唑等 处理原则 妇产科护理学 阴道上药前用2%~4%碳酸氢钠液冲洗以提高疗效 鼓励病人坚持治疗 妊娠合并感染者坚持局部治疗 性伴侣同时治疗 护理要点 妇产科护理学 第三节 子宫颈炎症 (cervicitis) 妇产科护理学 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 病原体侵入 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彻底 病 因 妇产科护理学 葡萄球菌 链球菌 大肠杆菌 厌氧菌 淋菌 沙眼衣原体 病原体 妇产科护理学 宫颈糜烂 单纯型糜烂 颗粒型糜烂 乳突型糜烂 宫颈肥大 宫颈息肉 宫颈腺囊肿 宫颈粘膜炎 病 理 妇产科护理学 临床分度 轻度:糜烂面积整个宫颈面积的1/3 中度:糜烂面积占整个宫颈面积的 1/3-2/3 重度:糜烂面积整个宫颈面积的2/3 妇产科护理学 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使宫颈管局部黏膜增生,增生的黏膜逐渐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 恶变率为0.2-0.4% 妇产科护理学 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宫颈组织充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