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研究-政治学理论专业论文.docx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研究-政治学理论专业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研究-政治学理论专业论文

学位论文出版授权书 本人完全同 意 《中 因优秀 博硕士学位, 论文 全文 数 据库 出版章程 ( 以 F 简称章程 ),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中国学术期 刊 (光盘版)电子 杂志 社在 (( rt1 lhl 优秀 博 硕十学位论文伞文数据!年 11 I 个文发表 。《 中 国优秀 博硕士学价论文全文数据库 》 门l 以以电 f 、网络戊其他数字媒体形式公JI 出 版 , 并 11 íJ 志编入 I:J Itl ];1 1 U 资源总 !车 , 在 《 中111言|博硕 t JYf 位论文评价数据 f军 I-P 使用 和 在 叮.联 网 L传播, 同意按 幸 lrl 规 定 享受 相关 权益 。 作者签 名 :钓tn-;磊 严Lf 年 咛1 论 文也 川: 公 民网络II -IJ J[j(刷Yr. 论文级 别: 硕 十学 位 论文 毕业 院校: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作者联系电话: 作者联 系地址及邮编 :  2013 年 份年业比卡作者 份 年 业 比卡 导师姓名: 黄 JTi卡 导师联系 Il!话: 导师巳mail: 备址: 注 :中国学术期刊(光世版)电 子杂志杜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010) 传真 : (010)mail: zd5173@ 通讯地址:北京清华大学邮局剖 -48 信箱 CDMD 编辑部 邮编:100084 内 容 摘 要 政治参与又称参与政治,是现代民主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指公民通过合法的途 径和方式,对国家的政治构成、政治运作、政治决策和政治结果表达关心并施加影响 的行为及过程。与传统的政治参与不同,网络政治参与是公民借助互联网进行政治参 与的一种新的方式和途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就是公民通过网络平台介入政治生活领 域,发表政治主张、政治意愿,影响和推动政治决策过程、监督行政管理,从而直接 或间接地影响政府决定和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参政行为。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公民网络政治参与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 度重视。本文从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完善我国公 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建议等三部分对公民网络政治参与问题加以探讨。 论文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已经深入渗透到我们日常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已成为我国公民传播信息、 释放情绪、表达政见的一个主要渠道。论文指出当前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形 式有政府门户网站、政治性论坛、博客、微博等三种。论文指出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 与的主要特点除了具备行为主体的平等性、使用工具的便捷性、实现方式的互动性、 意见表达的直接性等网络问政的一般性特点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 方面,即网络政治参与人数激增,参与热情日渐高涨,频度趋强;网络政治参与范围 扩大,渗入国家政治生活各个领域;网络政治参与形成的舆论氛围日趋强大,影响力 日趋增强。论文把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积极影响概括为:增加了公民政治参与的 渠道,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有利于公民监督政府工作,推动民主制度 建设;有利于培养公民意识,促进公民社会的形成;有利于塑造出全新的政治文化, 推进政治改革进程;有利于推动政治社会化,巩固政治合法性基础;适度参与有利于 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 论文第二部分就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当前我国网 络政治参与发展迅速,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非理性参与、非 法参与对社会和谐稳定提出挑战;“数字鸿沟”导致网络政治参与机会不均等与利益 表达的不平衡;网络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对我国政治稳定程度产生一定影响;政府 对网络舆情事件处理被动会造成政府公信力的下降;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健全,监管存 在空白导致网络政治参与无章可循,无规可导。论文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 要有:从思想理念上来说,对虚拟社会的管理缺乏创新观念,管理方式亟待由政府主 导型向公民社会型转变;从政府角度看,缺乏完善的制度设计;从公民角度看,缺乏 厚实的公民文化基础和较强的政治参与能力;从经济发展角度讲,发展的不平衡带来 网络政治参与的不平等;互联网本身的局限性也会导致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无序性。 论文第三部分提出完善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建议。论文指出我们可以从 思想观念、制度建设、发展投入等三个方面来进一步完善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具 体说来,主要有:一是政府转变执政理念与工作思路,公民转变参政理念,提高参与 能力与政治文化水平。一方面,培养公民意识,营造良好的网络政治文化氛围,另一 方面,健全网络伦理,加强行业自律。二是建立开放合理的制度体系,并且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