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公司司法解散的实践与若干问题探讨-法律专业论文.docx

公司司法解散的实践与若干问题探讨-法律专业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司司法解散的实践与若干问题探讨-法律专业论文

目 目 录 3 3 目 录 HYPERLINK \l _bookmark0 引言 1 HYPERLINK \l _bookmark1 第一章我国公司司法解散的实践 3 HYPERLINK \l _bookmark2 一、2005 年《公司法》修订之前的司法实践 3 HYPERLINK \l _bookmark3 二、《公司法》修订之后的司法实践 5 HYPERLINK \l _bookmark4 (一)诉讼当事人资格确定 5 HYPERLINK \l _bookmark5 (二)公司解散相关事由总结 7 HYPERLINK \l _bookmark6 (三)《公司法》修订之后的司法实践评价 10 HYPERLINK \l _bookmark7 三、《若干规定(二)》出台之后的司法实践 11 HYPERLINK \l _bookmark8 (一)《若干规定(二)》出台之后的司法实践总结 11 HYPERLINK \l _bookmark9 (二)《若干规定(二)》的司法实践评价 13 HYPERLINK \l _bookmark10 (三)《若干规定(二)》影响下的经典案例 15 HYPERLINK \l _bookmark11 第二章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实践若干问题的探讨 17 HYPERLINK \l _bookmark12 一、原告的起诉资格 17 HYPERLINK \l _bookmark13 (一)瑕疵出资股东的起诉资格 17 HYPERLINK \l _bookmark14 (二)隐名股东的起诉资格 19 HYPERLINK \l _bookmark15 二、恶意诉讼的防范保障措施 20 HYPERLINK \l _bookmark16 (一)起诉审查 21 HYPERLINK \l _bookmark17 (二)原告担保制度 22 HYPERLINK \l _bookmark18 三、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23 HYPERLINK \l _bookmark19 四、强制股权收购 24 结论 26 HYPERLINK \l _bookmark20 参考文献 28 引 引 言 中国政法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公司司法解散的实践与若干问题探讨 PAGE PAGE 1 PAGE PAGE 2 引 言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被认为是起源于 19 世纪中叶英国法官所创设的“公正合理清盘 令”这一保护手段,是指“当小股东不能忍受大股东的各种不公平压迫行为时可以直接 向法庭申请公正合理清盘令,通过司法途径解散公司”①。此后公司司法解散制度在此 基础上逐步发展开来,而不再局限对小股东的保护。如今,公司司法解散制度已被大多 数国家立法接受,并在各个国家得到了不同的具体延伸。 我国于 2005 年对《公司法》进行了修订,修订之后的《公司法》第 183 条标志着 司法解散制度在我国的正式确立。依据第 183 条的字面含义来看,我国《公司法》仅承 认股东依据相关事由提起的解散公司之诉,即通常所谓的私法意义上的公司司法解散制 度,而未赋予行政机关、公诉人或者其他债权人等以起诉解散公司的权利,有别于域外 公司法中的广义司法解散制度。 事实山,早在进入 21 世纪之前,我国理论界便出现了对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探讨。 2005 年之前,学者们的理论探讨针对该制度的理论基础,如鲍为民的《美国法上的公 司僵局处理制度及其启示》,以及我国是否应当构建该制度的讨论,如赵旭东的《公司 僵局的司法救济》、甘培忠的《公司司法解散:公司法中说不出的痛》等。2005 年修 订后《公司法》颁布施行之后,理论界的关注集中于构建、细化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具 体规定,如刘敏的《关于股东请求解散公司之诉若干问题的思考》、范黎红的《有限责 任公司司法裁判解散的困惑及法理思考》等。其后,学者开始关注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 原则与细节方面,如束景明的《司法解散公司应慎重》等。 遗憾的是,我国学术界对于该制度的探讨大多集中于理论层面,甚少涉及到现实司 法实践中的适用,仅有少数文章涉及对个案的讨论,如梁上上的《公司僵局案的法律困 境与路径选择——以新旧公司法对公司僵局的规范为中心展开》、李霞的《公司司法解 散的裁判标准如何确定》、郭富青的《打破公司僵局:以通海诉请解散艾通卡业公司为 例》等。 本文以实践分析为主、理论探讨为辅,意在通过对近十年来我国公司解散诉讼在实 践中的表现予以归纳②,清晰展示公司司法解散制度在我国的具体实践状况,深入发掘 ①吴长波著:《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 年 6 月版,第 66 页。 ②笔者提请注意:第一,本文案例分析中的案例,是 2012 年 12 月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