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带血管蒂的骨膜瓣治疗距骨缺血性坏死过程中不同骨隧道的三维有限元研究-外科学专业论文.docx

带血管蒂的骨膜瓣治疗距骨缺血性坏死过程中不同骨隧道的三维有限元研究-外科学专业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带血管蒂的骨膜瓣治疗距骨缺血性坏死过程中不同骨隧道的三维有限元研究-外科学专业论文

- - PAGE 2 - 带血管蒂的骨膜瓣治疗距骨缺血性坏死过程中不同骨隧道的三维 有限元分析 中文摘要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建立正常距骨模型、距骨缺血性坏死模型及打入骨髓道后坏死 距骨模型。分析正常距骨、坏死距骨、打入骨髓道后坏死距骨表面的应力及位移数据变 化,找出最合适的骨隧道位置,为临床治疗距骨缺血性坏死提供参考。 方法:对正常人的踝关节行 64 排薄层螺旋 CT 扫描获得人踝关节的三维数据,通过图 像处理软件建立几何模型,导入到有限元软件中生成距骨的三维有限元实验模型,参照 文献模拟距骨坏死模型,另模拟在距骨体-颈交界部位打入骨隧道,挖出死骨,再植入 人工骨,分析人自然站立位时距骨表面的应力及位移数据变化,从中找出对距骨表面应 力及位移影响最小的骨隧道方向。 结果:我们成功建立了距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图,共有节点 159271 个,单元 122442 个,其中松质骨 110898 个,密质骨 11544 个。建立的距骨形态还原性良好。 当距骨外 侧坏死时,在应力方面,坏死距骨表面应力明显大于正常距骨表面应力;打入骨隧道后 坏死距骨表面应力均小于坏死距骨表面应力,但是均大于正常距骨表面应力,内侧骨隧 道距骨表面应力最小;位移方面,坏死距骨位移小于正常距骨位移;外侧、中部、内侧 骨隧道距骨位移均大于正常及坏死距骨位移。 距骨内侧坏死后,在应力方面,结果同距骨外侧坏死,外侧、中部、内侧骨隧道距 骨表面应力比较,中部的应力最小。在位移方面,距骨内侧坏死的位移同距骨外侧坏死, 外侧、中部、内侧骨隧道距骨位移比较,变化不大,中部及内侧的位移相同,小于外侧 的位移。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建立了正常距骨、坏死距骨和打入骨髓道后坏死距骨 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观察了当人自然站立位时,正常距骨、坏死距骨、打入骨髓道后 坏死距骨的应力云图及位移云图,实验结果发现当距骨发生坏死时,距骨的力学环境发 生明显变化,表面应力明显大于正常距骨表面应力,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对坏死距骨打 入骨隧道后,距骨表面应力均明显小于坏死距骨表面应力,但均大于正常距骨表面应力, 说明内、中、外侧 3 种骨隧道在恢复距骨力学坏境方面有所贡献,但均无法让距骨的力 学环境恢复正常;另外,我们通过对不同骨隧道进行比较发现:当距骨外侧发生坏死时, 从距骨颈-体部交界部位内侧打入骨隧道后,距骨表面应力最接近于正常距骨表面应 力,对距骨的表面应力影响最小,应属最佳方案;当距骨内侧发生坏死时,内、中、外 侧 3 种骨隧道距骨表面应力变化不大,但相比较而言,中间骨隧道距骨表面应力最接近 于正常距骨表面应力,对距骨表面应力影响最小,可作为最佳方案。 关键词:距骨缺血性坏死;骨隧道;应力;三维有限元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different bone tunnel in the process of the talar ischemic necrosis treatment by Periosteal flap with Vascular pedicle Abstract Objective: Using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to simulate normal astragalus ,ischemic necrosis of talus and simulation of ischemic necrosis of talus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Analysis of stress and displacement on the surface of the talus data changes,Find out the most suitable bone tunnel scheme, guid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osteonecrosis. Methods: The data of ankle was been obtained by though scaning the normal ankle wihe 64 row spiral CT,and to build ankle model with the help of image processing software Minics and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nsys 10.0,using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to simulate ischemic necrosis of talus and further treatment of ischemic necrosis of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