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心律失常的护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心律失常的护理.ppt

3.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可有头晕、胸闷、活动时气促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心绞痛、心力衰竭、阿-斯综合征,甚至可致猝死。体检时发现心律规则,心率25~40次/分,第一心音强弱不等,有时特别响亮,称为“大炮音”。由于心室舒张期充盈量及心搏量增大,脉压较大,可有水冲脉。 (三) 心电图特点 1.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1) P-R间期延长,超过0.20秒。 (2) 每个P波后均有QRS波群。 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2.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1) 莫氏Ⅰ型(文氏现象) 1) 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心室。 2) R-R间距进行性缩短,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心室。 3) 包含受阻P波在内的R-R间期小于两个正常窦性P-P间距之和,如此周而复始。脱漏比例最常见为5∶4、4∶3或3∶2等。 莫氏Ⅰ型(文氏现象) (2) 莫氏Ⅱ型 1) P-R间期正常或延长但固定不变。 2) QRS波群按比例脱漏。脱漏比例可为4∶3、3∶2、2∶1等。 莫氏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1)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P-P间期相等,R-R 间期相等,房率>室率; (2)QRS波群形态 如心室的起搏点来自希氏束分 叉以上则QRS波群正常,如来自分叉以下,则QRS波 群宽大畸形,时限0.12秒。 (3) QRS波群频率,如心室的起搏点来自希氏束分叉 以上多为40~60次/分,如来自分叉以下则为20~40 次/分,且不稳定。 室性逸搏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室性逸搏 (四) 治疗 1.病因治疗 (1) 急性感染引起者应用抗生素。 (2) 急性心肌炎或急性心肌梗死引起者可用糖皮质激素。 (3) 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引起者可用阿托品皮下或肌肉注射。 (4) 高血钾或酸中毒引起者可用克分子乳酸钠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5) 药物引起者应立即停药。 2.一度或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如心室率50次/分,则传导阻滞本身无需治疗,但应避免使用抑制房室传导的药物。 3.二度Ⅱ型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 (1) 首选治疗 可用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以提高心室率,预防阿-斯综合征的发生。 (2) 内科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阿-斯综合征者,应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心律失常的护理 常用护理诊断 活动无耐力:与心律失常导致心排血量减少有关 焦虑:与心律失常反复发作、疗效欠佳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与心律失常引起晕厥有关。 护理措施 体位:常采取高枕或半卧位,或其他舒适体位 休息与活动:保持情绪稳定,保证充分的休息与睡眠;根据心脏功能安排活动量。 给氧:出现缺氧表现应给予氧气吸入。 用药护理:严格按医嘱用药;静脉注射药物时速度要缓慢,必要时在新电监护下使用;注意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密切观察病情:如心率、呼吸、血压、意识、皮肤黏膜等,监测电解质。 心电监护:发生严重心律失常要立即报告医生,发生猝死立即进行抢救。 返回 目标检测题 下列哪种心律失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 A 阵发性心动过速 B 早搏 C 房颤 D 室颤 E 房室传导阻滞 急性心肌梗塞伴发室早,应首选何种药物控制室早 A 心得安 B 美西律(慢心律) C 地高辛 D 利多卡因 E 异搏定(维拉帕米) 下列抗心律失常药物中,属于钙通道阻滞剂的药物是 A 利多卡因 B 美西律 C 普萘洛尔 D 异搏定(维拉帕米) E 胺碘酮 当护士发现病人发生室颤时,需首先采取的行动是 A 吸氧 B 开放静脉 C 进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D 气管插管 E 颈动脉按摩 随时有猝死危险的心律失常是 A 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B 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C 室性早搏二联律 D 心房颤动 E 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四) 治疗 1.治疗原则 (1) 尽可能去除病因及诱因。 (2) 对无器质性心脏病、偶发或不影响心排血量的期前收缩,一般不需特殊治疗。 (3) 频发的、多源性、成对的室性期前收缩、R-on-T型室性期前收缩,必须积极治疗,以防导致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而猝死。 2.药物治疗 (1) 房性和房室交界区性期前收缩 首选药物为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 (2) 室性期前收缩 1)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室性期前收缩,首选利多卡因。 2) 洋地黄过量引起者首选钾盐及苯妥英钠。 3) 器质性心脏病病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可选用普罗帕酮、美西律、胺碘酮等。 第四节 阵发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心动过速是异位快速的心搏连续三次或更多的出现,称为阵发性心动过速。 其特点是突然发作、突然终止。按异位冲动发放的部位可分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三大类,心室率过快时前两类不易区别,可统称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一) 病因 1.室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