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间管理(加案)
紧急 重要 不重要 不紧急 偏重第二类事务,结果 有远见,有理想 平衡 纪律 自制 少有危机 偏重第三类事务,结果 短视近利 危机处理 被视为巧言令色 轻视目标与计划 缺乏自制力,怪罪他人 人际关系浮泛,甚至破裂 紧急 重要 不重要 不紧急 紧急 重要 不重要 不紧急 偏重第四类事务,结果 全无责任感 工作不保 依赖他人或社会机构维生 防患未然 改进产能 建立人际关系 发掘新机会 规划、休闲 繁琐的工作 某些信件 某些电话 浪费时间之事 从容人 无用人 危机 急迫的问题 有期限压力的计划 压力人 不速之客 某些电话 某些信件与报告 某些会议 必要而不重要的事 无聊人 紧急 重要 不重要 不紧急 时间管理的理论 80/20原则 计划为要原则 麦肯锡30秒电梯理论 莫法特休息法 分清主次原则 麦肯锡30秒电梯理论 由于该项目负责人没有准备,而且即使有准备,也无法在电梯从30层到1层的30秒钟内把结果说清楚。最终,麦肯锡失去了这一重要客户。 从此,麦肯锡要求公司员工凡事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结果表达清楚,凡事要直奔主题、直奔结果。 麦肯锡公司曾经得到过一次沉痛的教训:该公司曾经为一家重要的大客户做咨询。咨询结束的时候,麦肯锡的项目负责人在电梯间里遇见了对方的董事长,该董事长问麦肯锡的项目负责人:“你能不能说一下现在的结果呢?” 麦肯锡认为,一般情况下人们最多记得住一二三,记不住四五六,所以凡事要归纳在3条以内。 莫法特休息法 第二张摆的是他的一篇论文的原稿; 第三张摆的是他正在写的一篇侦探小说。 《圣经新约》的翻译者詹姆斯.莫法特的书房里有3张桌:第一张摆着他正在翻译的《圣经》译稿; 莫法特的休息方法就是从一张书桌搬到另一张书桌,继续工作。 关于拖延...... 拖延的原因: 工作或学习比较枯燥 对失败的焦虑 不知从哪里着手 拖延的代价: 浪费了今天 一时工作拖延,三倍时间偿还 逃避积极的人生 健康不良 待处理问题的不断增多 长期在压力下工作的忧虑 与拖延决战: 承认:拖延是一种无益的生活方式 把大工作分解 当机立断,直接面对不愉快的工作 平衡表法 给自己设定最后期限 奖励自己 时间都去哪儿了? 时间管理理论与方法 企业时间管理 案例分析 关于企业时间管理...... 国内不少企业开会有专门的会议室,会议室里桌椅板凳、茶壶茶碗,一应俱全。开会的时候,喝茶聊天好不热闹。会一开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小事半个小时,大事两三个小时。开会的时间长,但效率低。 某跨国公司:会议室是一个很小的房间,里面既没桌子也没凳子。参会的人站着围个圈,除了正在说话的人把手放在前面,其他人的手都背在后面。不到十五分钟,就对问题的澄清和解决达成共识,结束了会议。 如何开会? 1、密苏里大学研究表明:坐着开会比站着开会时间长34%。 2、微软公司:会前员工发出大量电子邮件做准备,这样可以加快速度。 时间管理 时间都去哪儿了? 时间管理理论与方法 企业时间管理 案例分析 “ ” 两个人到非洲的一个原始森林里面考察,突然间他们迷了路,一头凶恶的狮子向他们走过来,其中一个人说:“没用的,我们怎么比狮子跑得快呢”。令一个人说;“嗨,在这紧要关头,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够了”。 ? 如果银行每天早晨向你的账号拨款8.64万元,你在这一天可以随心所欲,想用多少用多少。 条件只有一个:用剩的钱不能留到第二天再用。而第二天你又有8.64万元。 请问:你如何使用这笔钱? 8.64万元(秒)=1(天)*24(小时)*60(分钟)*60(秒) 时间都去哪儿了? 时间管理理论与方法 企业时间管理 案例分析 时间都去哪儿了?假定人们的平均寿命为80岁: 睡觉………………21年 工作………………14年 个人卫生…………7年 旅行………………6年 排队………………6年 用餐………………5年 学习………………4年 开会………………3年 打电话……………2年 找东西……………1年 其它………………3年 我们只有3年的时间去做渴望的事情! 您有何感受! 时间都去哪儿了? 企业的员工大约只有20%的时间的的确确在为公司创造者效益,属于有效时间; 30%的时间在等待、在扯皮、或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30%的时间,他们忙而无效,不知道方向、目的是什么,整天在做着一些无谓的工作; 还有20%的时间,竟然在干着损害公司的事情,挖墙脚、帮倒忙、搞内耗。 电话干扰 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临时来访 人员 管理冲突 无序的计划 会议 不
文档评论(0)